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民主建设的不断进步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前进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民主建设的不断进步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前进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所著的《全球通史》中评论孔子说:“孔子作为一名他所爱好的注重实践的政治家,完全失败了,但是,作为一名附带而为的教师,他取得了永垂史册,只是姗姗来迟的成功。”

材料二   古代雅典民主历经发展与辉煌 ,终于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走向衰落。在人类整个历史长河中 ,它的存在虽然是短暂的 ,然而它留给后世民主的政治遗产却是永存的。

                                 ——蒋云芳《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三   “规定不经会议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四   在英国颁布《权利法案》整整100年后,他的欧洲大陆邻居法国颁布了另一份纲领性文件……

材料五    1949年10月,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

问题一:材料一中的孔子作为一名政治家有什么主张?“完全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说孔子作为一名附带而为的教师取得了成功?

问题二:材料二中的古代雅典民主在谁统治时期达到顶峰?它与“后世民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它对“后世民主”有什么影响?

问题三:根据材料三,概括英国政体及特点   

问题四:材料四中法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颁布的时间是哪一年?它维护了哪个阶级的利益?

问题五:材料五中的“时间开始了”为什么是“开国的绝唱”?

问题六:根据以上材料,谈谈民主建设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意义。

 

问题一: 政治主张: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任意一点即可);说明了由于当时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其政治主张没有被统治者接受和付诸实践。因为孔子开创了古代私学之风;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同时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他的一些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任意一点即可得分) 问题二: 古代雅典民主在伯利克里统治时期达到顶峰;它与“后世民主”的本质区别是建立在奴隶制度之上的民主;是近代西方民主的源头 问题三: 英国政体:君主立宪;特点:议会限制王权 问题四: 《人权宣言》;1789年;它维护了资产阶级阶级的利益。 问题五: 中国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问题六: 民主建设的不断进步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前进的轨迹;民主的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等。(阐述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问题一:本题考查孔子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孔子作为一名他所爱好的注重实践的政治家,完全失败了,说明由于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其政治主张没有被统治者接受和付诸实践。孔子作为一名附带而为的教师,他取得了永垂史册,只是姗姗来迟的成功。因为孔子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开创了古代私学之风,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还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观点。孔子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他的因材施教、温故知新、谦虚好学的一些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问题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在伯利克里统治时期达到奴隶制的顶峰。雅典的民主政治与“后世民主”的本质区别是:雅典的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度之上的民主,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 问题三:依据材料三 的“规定不经会议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可以概括出英国政体是君主立宪制,特点是议会限制王权。 问题四:本题考查《人权宣言》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英国颁布《权利法案》整整100年后,指的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1789年制宪会议颁布了《人权宣言》。《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由此可见,《人权宣言》维护了资产阶级阶级的利益。 问题五:材料五的“1949年10月,面对新中国的诞生”指的是新中国的成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故材料五中的“时间开始了”是“开国的绝唱”。 问题六:本题考查对民主建设的认识。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民主建设不断进步。民主建设不断进步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前进的轨迹。民主的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等。 点睛:从雅典的民主政治到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再到法国的《人权宣言》,再到新中国的成立,民主建设不断进步,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秦朝疆域图                         图二:隋朝大运河

                     

图三:苏联第聂伯大坝                      图四: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

问题一   图一中秦朝为了巩固北方,修筑了“万里长城”,其起止点分别是哪里?

问题二   图二中隋朝为了巩固统治,开凿了大运河,运河的中心在何地?客观上起到怎样的作用?问题三:图三的工程是反映了苏联人民在什么时期取得的重要成就?该工程主要的作用是什么?

问题四:图四的重要水利工程属于哪一次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该工程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

问题五:图四和图五的工程修建都充分体现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哪一角色的重要性?两项工程又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问题六:根据以上材料,对古今中外这些重大工程的修建有什么借鉴意义?

 

查看答案

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国家的外交政策,影响着历史进程,国家之间关系的亲疏与冷热,反映了世界政治局势的发展和实力的消长与变化。

材料一     


图一  1853年“黑船事件”         图二  1871年日本使团出访欧美

材料二   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材料三   图三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如下图

 

图四  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示意图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说明图一、图二之间的关系。

问题二:材料三中的 “两个大国”指哪两个国家?华盛顿会议为什么激化了两国的矛盾?

问题三:材料三导致两国“下一场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三图三对这场战争起什么作用?

问题四:材料四图四反映了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影响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外部因素是什么?

问题五:纵观历史上两国关系变化,谈谈你对未来两国关系的建议。

 

查看答案

2002年以来,欧盟老百姓感受到了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应该指(     )

A. 欧盟公民使用统一的护照    B. 欧盟加强外交和国家安全合作

C. 欧盟使用单一货币——欧元    D. 欧盟拥有统一的盟旗和盟歌

 

查看答案

一战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下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这里的“和约”指(   )

A. 《凡尔赛和约》    B. 《九国公约》    C. 《联合国家宣言》    D. 《雅尔塔协定》

 

查看答案

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

A.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 赫鲁晓夫的改革

C. 匈牙利改革的影响    D.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