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重要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

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重要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5年,李鸿章对日本驻华大使说:“对于近来贵国所举,很为赞赏。独有贵国改变旧有服装,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变革,只有军器、铁路、电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和西方最长之处,不得不采之外国。”

(1)李鸿章赞赏的“贵国所举”指什么事件?赞赏之后在中国开展了什么运动?

材料二: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提出)皇帝仿效亚历山大二世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

(2)结合所学回答,后来在康有为推动下进行的变法有何积极作用?

材料三: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电视剧《鸽子哨》的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

(3)材料三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这条道路是什么?“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开启了我国农村哪项重大改革?

材料四: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往往事先没有把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应该做的但又没有把握的事情,不是不干,而是要大胆地进行试验。不下水学不会游泳,不试验不知好坏。试验当然要争取成功,但也要允许失败。成功了,就推广;失败了,改了就是了,自己不要灰心,别人不应该责难。要支持、爱护那些致力于改革的创新者。

——2012年2月24日社论

(4)2012年2月24日的社论是纪念邓小平南方视察10周年而刊发的。邓小平南方视察后,1993年11月中共中央确立国有企业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1)明治维新; 洋务运动 (2)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3)十一届三中全会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1)依据材料一的“日本驻华大使”,可以知道材料和日本有关。材料一的“改变旧有服装,模仿欧风一事”指的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学习欧美,提倡文明开化”。 李鸿章赞赏之后在中国开展了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洋务运动。 (2) 本题主要考查对维新变法性质和影响的认识。维新变法运动是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它虽然失败了,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依据材料三的“一九七八和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可知是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1978年“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开启了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邓小平南方视察后,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因此,1993年11月中共中央确立国有企业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点睛: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是失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的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上海是我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今日的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致力于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上海有关部门决定举办一次“我爱你,东方明珠!”的主题展览活动

展示一:屈辱的历史                              

(1) 上海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结合展示一的图片说说上海是在哪个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

展示二:近代化的起步                                       

(2) 上海见证了中华民族由屈辱到反抗的历史,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从上海开始。展示二中的江南制造总局是由谁建立的?

展示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①6月5日上海工人游行队伍               ②中共一大会址

(3) 图片①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该事件后期斗争的中心由         转移到上海。此事件中的哪一口号最能体现其性质?

(4) 图片②事件产生了什么重大意义?

展示四:外交的起点

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理查德·尼克松应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邀请,对中国北京、杭州和上海进行的访问,这是美国总统历史上第一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且尼克松到访北京期间,还在中南海与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会面。

(5) 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两国签署并公开发表了什么文件?

展示五:开放的窗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1990年开放的______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6) 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查看答案

人们常常通过各种形式来纪念重大历史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你要参观图1、图2中的纪念馆,应该到哪两座城市?

材料二:

图3是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某大三学生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设计、制作的《长征》系列主题微景观之一。它以微缩精致的造景方式,再现红军战士不畏牺牲、勇往直前的典型场景。

(2)图3中的微景观,再现的是长征中的哪个事件?长征的胜利具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习近平主席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3)从材料三中,找出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国际地位发生的变化。

(4)上述三则材料中,纪念重大历史事件的形式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一位普通家庭中的男主人可以去参加公民大会,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可以领取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这一情景应出现在(  )

A. 古代雅典    B. 古代印度    C. 古代巴比伦    D. 古代阿拉伯

 

查看答案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此规定反映的是(     )

A. 法典对奴隶有一定保护    B. 法典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C. 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 法典对奴隶很残酷

 

查看答案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乡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跳槽”“炒鱿鱼”“创客”等新鲜词汇频繁出现,这实际上反映了(  )

A. 我国失业率居高不下    B. 人民的生活得不到基本保障

C. 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D. 我国的综合国力稳步提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