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 ...

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

远古居民是____。(  )

A. 北京人    B. 元谋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京人”有关知识的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前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北京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过着群居生活,形成早期的原始社会。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材料二 国际舆论认为:“没有中国代表团的努力,会议成功不了。”“会议成功的一个巨大因素,是中国代表团异乎寻常的合作态度。”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外交原则?最早是在什么时间提出的?它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2)指出材料二中的“会议”的名称。

(3)说说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哪一方针促进了这次会议的圆满成功。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13,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分别出现于哪一历史时期?由图一到图二可以看出土地所有制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农村土地实行由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3)党和人民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道理?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材料二

请回答:

(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场战争?根据材料一,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分别是谁?他们在战争中发扬了什么精神?

(3)说出这一场战争结束的时间和标志。

 

查看答案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代分别是(  )

A.1949年、1951年     B.1949年、1952年

C.1949年、1954年     D.1949年、1956年

 

查看答案

某历史研究小组的同学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中看到这样一句话“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之后,各抒己见,下列推理最正确的是 (   )

A.:不对,“一五”计划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B.:对的,三大改造后的人民实现了当家做主

C.:不对,三大改造后中国仍是新民主主义经济

D.:对的,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