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留给我们许多启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工、农的比...

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留给我们许多启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工、农的比例要协调发展    B. 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资源的消耗

C. 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D. 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

 

D 【解析】题文所指的苏联的模式指的是斯大林模式。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斯大林模式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斯大林模式没有注重农业的发展,没有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故ABC是斯大林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斯大林模式的经济是一种计划经济,故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的说法错误。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活流通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这段话中所指的模式形成的标志是(   )

A. 斯大林模式    B. 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D. 赫鲁晓夫上台

 

查看答案

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称作(   )

A. 巴黎公社    B. 布尔什维克    C. 人民委员会    D. 人民代表大会

 

查看答案

把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的是(  )

A. 巴黎公社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俄国十月革命    D.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查看答案

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回首六十多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会引起我们深深地思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穷二白】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够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毛泽东

【神奇逆转】

材料二

 

【成就瞩目】

材料三:1957年底我国兴建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一万多个,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措施?

(2)据材料二分析: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3) 材料三表明我国为改变落后面貌采取的措施取得成就,联系所学,列举写出这一时期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的大桥是哪一座桥?形成了哪一工业基地?

(4)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在加紧进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请问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

 

查看答案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毛泽东

材料二:                                材料三:

  

              农民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建国初,国家在农村推行的“暴风骤雨”式的改革是什么改革?  这次改革有何目的?

(2)材料二中的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其法律依据是中央人民政府于哪一年颁发的哪一个文件

(3)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也在高速进行。据材料三指出:除了对农业改造,还有哪些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伟大创举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