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绵延两千多千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201...

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绵延两千多千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2014年在卡塔尔首都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隋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B. 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C. 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往来    D. 防洪灌溉,促进农业的发展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实。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余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B是作用,CD和隋朝大运河关系不大,故答案选择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 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保证……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急需我 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材料二 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的地位

项目

公有经济

私有经济

工业总产值

100%

0

商品零售额

95.8%

4.2%

 

 

材料三 1958年,一首打油诗这样写道:“深耕细作产量高,一棵玉米冲云霄;彩云拴住玉米腰,吓得月亮弯了腰。”

材料四 1958年10月25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的什么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提出了什么方针?据材料一分析制定这种方针的必要性。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成分有何特点?这与哪一事件有关?

(3)材料三反映了1958年发生的什么运动的什么现象?这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4)材料四中“新乐园”在当时指什么?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于 2011年 3月 3日下午 15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将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议程;听取贾庆林主席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王志珍副主席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三:据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朝鲜于 2009年 5月 25日宣布成功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1)材料一中提及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说一说1949年9月在北平隆重举行的第一届全体会议有何历史作用? 

(2)材料二出自哪部文件? 它是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

(3)从材料三中看出,朝鲜问题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历史上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志愿军英雄功臣,说出一位你所知道的战斗英雄的名字,并说说他们为今天留下了哪些宝贵精神财富?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揭开了崭新的篇章,到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查看答案

1953年,我国对农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是(  )

A. 让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B. 将土地分给农民个人

C. 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 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查看答案

某历史展览厅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中华民族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这里所说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的实现是通过下列哪一运动完成的( 

A. 五四运动    B. 三大改造

C. 人民公社化    D. 改革开放

 

查看答案

1956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新中国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①“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

②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③中共八大召开,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良好开端

④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