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科技改变世界,科技引发革命。回望历史,可见一次次科技革命,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生活...

科技改变世界,科技引发革命。回望历史,可见一次次科技革命,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引起国家力量兴衰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片学史】

 

(1)图一所示交通工具以什么为动力?图二所示交通工具的发明者是谁?图三所示产品是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图四“太空垃圾图”反映了人类历史上工业化进程中的什么现象?

【表格析史】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表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兴起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B

进入时代

蒸汽时代

A

信息化时代

 

 

(2)列表归纳相关历史事件是常用的学习历史的方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表中英文字母处A、B的内容。

【数据证史】

“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3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缩短为7年,70年代以后只需3至5年。”

(3)依据材料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活动感悟】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科技革命的认识。

 

(1)图一:蒸汽机 图二:卡尔·本茨 图三:第三次 图四:环境污染问题 (2)A:电气时代 B: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3)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4)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B、科技是把双刃剑,应趋利避害(正反两个角度)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和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所示交通工具是火车机车,使用的动力机器是蒸汽机。图二所示交通工具是汽车,它的发明者是德国的卡尔•本茨。图三所示产品是电子计算机,它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图四“太空垃圾图”反映了人类历史上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主要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历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故A处填电气时代, B处填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3)依据材料的“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3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缩短为7年,70年代以后只需3至5年。”可以总结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4)本题主要考查对科技革命的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革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应趋利避害。 点睛:三次科技革命是中考的重要考点,在平常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特别注意识记基础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示法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面是不同时期世界形势示意图,其中能够反映当今世界政治形势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推行了“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政策,美苏战时同盟关系逐渐破裂,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形成的标志是( )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马歇尔计划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查看答案

通过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宣扬人道的社会主义”、 “放弃一党制”、 “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三个关键词都相关的是 ( )

A. 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B.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C. 赫鲁晓夫上台执政    D.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查看答案

《联合国家宣言》: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这里的“三国同盟”指( )

A. 德、意、奥    B. 英、法、俄    C. 德、意、日    D. 苏、美、英

 

查看答案

中俄双方均明确对“萨德”予以批判,并宣布两国将于今年举行第二次反导联合演习 。下列史实与中苏(俄罗斯)在二战中联合行动,共同抗击法西斯有关的是( )

①慕尼黑协定  ② 成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③雅尔塔会议  ④诺曼底登陆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