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帝即位后,《春秋》学博士董仲舒在对策中指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帝即位后,《春秋》学博士董仲舒在对策中指出“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请求“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张钒《中国古代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材料二 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在古代社会无价值。不过因他不能支配现代人心,适合现代潮流,还有一班人硬要拿他出来压迫现代人心,抵制现代潮流,成了我们社会进化的最大障碍。

——陈独秀《敬告青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建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为了达到扫除“社会进化的最大障碍”提出的两大口号。

3)材料一和材料二儒家思想的不同遭遇说明了什么?

 

(1)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口号:“民主”和“科学”。 (3)说明:儒家思想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的相关知识,汉武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在思想领域接受董仲舒的建议,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策略,来加强思想控制。“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指的是 汉武帝在位期间,董仲舒建议只准研究以六艺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不在六艺之内的思想一概禁止人碰触。 (2)此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点。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近代历史上的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儒家思想的认识。材料一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策略,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材料二则认为儒家思想不能支配现代人心,适合现代潮流,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材料一和材料二儒家思想的不同遭遇说明了儒家思想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错误:                  订正:              

 

查看答案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周恩来的正确主张。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错误:                  订正:              

 

查看答案

1895年,通过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日本侵略者割占了我国宝岛台湾。

错误:                  订正:              

 

查看答案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少则一年,多则二年,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毛泽东所指的军事行动是(   )

A. 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    B. 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

C. 参加重庆谈判,争取国内和平    D. 领导中共中央撤退,转战陕北

 

查看答案

”倭妈似虎狼,犯我台儿庄。燹戮燃仇愤,危亡挺脊梁。精诚赢大捷,忠勇固金汤;血海尸山上,旌旗猎猎场。”该诗词中歌颂战役的历史地位是(  )

A. 抗日战争以来第一次大捷

B. 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重大胜利

C. 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D. 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反攻的序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