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图是1958年8月1日《人民日报》第1版刊登的一篇通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下图是1958年8月1日《人民日报》第1版刊登的一篇通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 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

B. 传统农耕技术的创新

C. 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D. “左”的错误在全国泛滥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大跃进的相关知识点。分析题文所给图片:早稻亩产一万五千斤的产量不符合实际。根据所学知识,1958年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其表现有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图片信息不符合实际,属于浮夸风,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50年代,一位农民创作了一首“稻谷赶黄豆,黄豆象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民歌,你认为这首民歌创作的时代是(     )

A. “大跃进”时期    B. 土地改革时期    C. 抗美援朝时期    D. 三大改造时期

 

查看答案

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指 (   )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 中共八大的召开

C. 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

D.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查看答案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查看答案

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A.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 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 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 优先发展重工业

 

查看答案

下面表格反映了 1952 年到 1956 年中国经济指标的变化,这一变化意味着 (  )

A. 国民经济得到高速发展    B.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C. 中国已经完全消灭私有制    D. 公有制形式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