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材料二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什么?

(2)材料二所说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有什么积极作用?又存在什么问题?

(3)这个总路线开始实施后,党中央为了加快建设速度又发动的两大运动是什么?

 

(1)主要任务:发展社会经济,实现国家工业化,满足人民经济文化的需要。 说明:三句话任意一点均可酌情给分。 (2)积极作用: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存在问题:忽视客观规律,容易产生不良影响。说明:“积极作用”的两句话任意一点均可酌情给分。 (3)两大运动: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中共“八大”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基于这一认识,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2)本题主要考查1958年提出的“总路线”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其积极作用是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当时人们热情高昂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是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容易产生不良影响。因为在“总路线”的指导下,“左”倾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3)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50年代的两大运动。1958年“总路线”提出后,党中央为了加快建设速度,又发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是党在操守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使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从本质上说明了

A.反革命集团不得人心

B.中国人民是伟大的

C.老一辈革命家力量巨大

D.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查看答案

一些历史名词往往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大串联”、“红卫兵”、“停课闹革命”发生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整风运动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查看答案

新华网2014年3月17日报道,习近平主席重访兰考,参观了焦裕禄纪念馆,下列称号与焦裕禄相符的是(  

A.“铁人”         B.两弹元勋          C.“党的好干部”     D.战斗英雄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多次大变化。其中,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

A.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不同程度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

C. 确立了农民的土地私有制    D. 推动了现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查看答案

“中共八大”、“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

A.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 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