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表是1952年—1956年中国经济成分结构变动情况表。导致发生表格中经济成分变...

下表是1952年—1956年中国经济成分结构变动情况表。导致发生表格中经济成分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

比重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 5%

0. 7%

6. 9%

71. 8%

1956年

32. 2%

53. 49%

7. 3%

0

7. 1%

 

 

A. 土地改革完成    B.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实行承包责任制

 

B 【解析】结合表头文字和表格中的时间对比,从1952到1956年最明显的是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比例上升,个人经济、私营经济减少,资本主义经济消失。根据所学可知,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国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所以变动的主要原因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A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抚州市某地有一社区叫做“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   )

A. 土地改革时期    B. 三大改造时期

C. 人民公社化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查看答案

下图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导致甲到乙段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 开展"大跃进"运动

C. 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查看答案

1956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

A.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 国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C.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D.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查看答案

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主政治建设”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

A. 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B.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查看答案

在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为以后相当长时间留下了后遗症”。这种评价告诉我们(   )

A. 在“一五计划”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B. “一五计划”大幅度超额完成所有指标

C. 在“一五计划”实施中失误占主导地位

D. “一五计划”以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中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