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天然...

戈尔巴乔夫在199112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天然气及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在它们的后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 社会制度的落后 

 

C. 东欧剧变的影响    D. 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察学生对苏联斯大林模式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列宁死后,斯大林领导了社会主义建设,1936年苏联宪法诞生,标志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重视发展重工业,而轻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从而造成了物资短缺,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奇缺,尤其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极不协调。所以才有了题干的现象,这就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的依据,属理解层面的要求,有相当难度。对于斯大林模式,我们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要看到它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更要看到它的弊端,而且弊端的影响是巨大的,后来苏联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但都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导致改革失败,最后解体,同学们要好好的认识它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的教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警示片《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中说,苏联共产党只有20万党员时打败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政权;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保卫了政权;2000万党员时却自己打败了自己,失去了政权。苏联共产党“自己打败自己”发生在(  )

A. 新经济政策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D. 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

 

查看答案

20世纪5060年代,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根本原因是(     )

A. 个人崇拜风气依然盛行    B. 美苏冷战对峙使苏联陷入困境

C. 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D. 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查看答案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领导苏联进行改革,猛烈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的苏联领导人是(     )

A. 列宁    B. 赫鲁晓夫    C. 叶利钦    D. 戈尔巴乔夫

 

查看答案

图所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日本、西欧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美国的经济遇到西欧和日本的激烈竞争

②美国不再是世界一流经济强国

③欧洲的联合促进了欧洲国家经济的发展

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至80年代下半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下列哪一项不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

A. 美国的扶持    B. 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C. 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D. 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