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3月,一个白色和棕黄色相间的北京猿人头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3月,一个白色和棕黄色相间的北京猿人头骨图像成为英国《自然》杂志的封面,头骨图像下方是一句黑体大写的英文双关语:“北京猿人真酷(cool)”——这项成果将使北京猿人“老了27万岁”,意味着他们生活在更加寒冷的自然环境中。

材料二1960年8月,郭沫若视察西安半坡博物馆,当他看到装有一女孩的瓮棺时,解说员说,在半坡时代,成人死后葬于氏族的公共墓地,而未行“成丁礼”的幼童,则是装入“瓮棺”,埋在自己的房屋附近,以免被野兽伤害。郭老听后,不胜感慨,他说:爱护儿童,历来有之,这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

(1)说出北京人距今的年代。与古猿相比,北京人在体质上有何特点?

(2)材料二中的北京人是怎样应对“更加寒冷的自然环境”呢?有什么作用?

(3)材料二中的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什么大河流域?由“瓮棺”“埋在自己的房屋附近”,可看出半坡原始居民已经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4)在刚装入“瓮棺”的时候,女孩可能有衣服穿吗?为什么?

 

(1)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2)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3)黄河流域;定居。 (4)可能有,因为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线、织布、制衣了。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属识记层面的要求,有一定难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距今的年代是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与古猿相比,北京人在体质上的特点是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2)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属运用层面的要求,有一定难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北京人是应对“更加寒冷的自然环境”的方法是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作用有: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3)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属运用层面的要求,有一定难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由“瓮棺”“埋在自己的房屋附近”,可看出半坡原始居民已经过的生活是定居生活。 (4)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属识记层面的要求,有一定难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刚装入“瓮棺”的时候,女孩可能有衣服,因为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线、织布、制衣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判断正误

下列说法正确的在括号内写“正确”,错误的在括号内写 “错误”。

(1)印度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_____

(2)山顶洞人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氏族内部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____

(3)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再到原始陶器的出现,反映了人类生产生活工具的进步。 ____

(4)“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最能体现原始社会民主精神的制度是私有制。_______

 

查看答案

学完中华文明的起源这一单元后,老师让同学们讨论:原始社会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吗?同学们畅所欲言。以下四位同学的发言,哪一位的最科学(  )

A. 原始社会没有压迫和剥削,人人平等。因此它是一个理想社会

B. 并不是理想社会。原始社会虽然不存在剥削压迫,但是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更谈不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C. 不是理想社会。因为原始社会里有人吃人的现象,而且人的寿命都很短

D. 是理想社会。虽然生活艰苦,但是有尧、舜、禹这些杰出的首领,那时的社会风气好,人们之间的关系和谐

 

查看答案

俗话说:洪水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曾经发生了很大的水患,造成了巨大灾难。此时,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十三年的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解除水患,造福于民。这个历史人物是(    )

A. 黄帝    B.     C.     D.

 

查看答案

阅读丝绸的历史就是追溯美的历史和探寻人类智慧的旅行,中国每一段历史时空里都少不了丝绸的身影,在中国文明史的第一页,就有蚕、丝,有练、染。丝绸最初出现距今约有(  )

A. 六七千年    B. 五六千年    C. 四五千年    D. 三四千年

 

查看答案

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之易方向。这是2005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拜谒何处时的祭文(     )

A. 黄帝陵    B. 炎帝陵     C。始皇陵      D。中山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