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播撒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编自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  非洲到处都是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庄现在变成了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

——艾周昌《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渡过大海,越过高山,冲破一个个封闭的国界,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

(1)据材料一,伊比利亚半岛国家“组织远航”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是如何推动全球化的进  程的?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简要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一之间的关系。指出“那些修建村  落、耕种田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

(3)材料三揭示了工业革命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从16世纪到19世纪中期,  西方国家对落后地区的侵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略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从材料中“伊比利亚半岛国家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等可以进行分析,为了追求财富,进行远航的活动是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后,推动了全球化进程,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的交通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2)本题考查的是奴隶贸易的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从材料中“非洲修建村落、耕田的人都去了哪里”可以联系所学知识,欧洲殖民者到非洲掳获黑人,卖到美洲,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奴隶贸易进行了三百多年,从而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分析新航路的开辟与奴隶贸易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新航路的开辟为欧洲殖民者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开辟了道路。因为奴隶贸易中非洲黑人被贩卖到了美洲,所以这些修建村落、耕田的人都到了美洲。 (3)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作用,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阅读材料,从材料中可知: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渡过大海,越过高山,冲破一个个封闭的国界,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这就是工业革命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从16世纪到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对落后地区的侵略方式发生了变化,16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占领殖民地,进行野蛮的掠夺财富,到了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在殖民地掠夺原料,倾销本国商品,即商品输出。 点睛:本题有一定的难度,关键在于能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概括回答,要知道新航路开辟、三角贸易、工业革命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

材料二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梁启超

材料三 “八国联军最初要求清政府定支持义和团运动的十二名官员死罪,最后解决的办法是赐令庄王自裁;端王充军新疆;毓贤即行正法。在各省,从判处死刑直到仅仅加以谴责的官员共有119名。”

——《剑桥中国晚清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达了林则徐的什么决心?能证明他这一决心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英国以这一事件为借口发动了对中国侵略的什么战争?清政府在这场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

(2)材料二中清政府“割台湾、偿二百兆”是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对中国造成何影响?

(3)八国联军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材料三反映了清政府的职能发生了什么变化?

(4) 近代以来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应用抗争。请说说近代中国人民抗争的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

请回答:

(1)中国在炮口逼迫下被迫打破隔绝状态的被迫开放行为具体是什么?

(2)材料中“旧制度”指什么制度?

(3)在旧制度解体的过程中,中国还遭受了哪些屈辱?

(4)学习这段历史你有什么体会?

 

查看答案

某班级准备开展一次主题为“中国梦”的历史图片展,他们从网上找到以下四幅人物图片,你如果给这些图片拟定一个小的主题,最合适的应该是(    )

李鸿章

康有为

孙中山

陈独秀

A. 屈辱一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B. 抗争一中国人民摆脱外来的侵略

C. 复兴一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D. 探索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查看答案

1923年,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这句话揭示了(    )

A.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    B. 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

C. 国民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    D. 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查看答案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一书中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    )

A.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 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D. 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