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忘记战争,就意味着背叛和平。一直以来,人们不断反思世界大战的灾难,不断探索防止和...

忘记战争,就意味着背叛和平。一直以来,人们不断反思世界大战的灾难,不断探索防止和消除战争的途径,并作出了不懈努力。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材料二 2009年9月1日,在波兰北部维斯特普拉特半岛,波兰总理图斯克、德国总理默克尔、俄罗斯总理普京出席了二战欧洲战争爆发70周年纪念仪式。俄罗斯总理普京在致辞时说,为了战胜法西斯,全世界付出了巨大代价,五千万人死于这场战争。普京说“我们应该反省是什么导致了这场悲剧。”他说,俄罗斯议会对1939年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进行了谴责,因此俄有权望其他国家也同样谴责自己的错误。

材料三  帝国所以对美英两国宣战,是希求帝国自存自卫与东亚安全而出现,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本意。……敌用残酷之炸弹滥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朕对始终与帝国东亚解放而努力之诸联邦,不得不深表遗憾。

——《日皇裕仁·停战诏书》

材料四 “……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一早,与中国国民党军队之间进入战斗状态。虽然当时人们希望现场解决,但是不久日本方面大规模派兵,国民党政府也立即发布了动员令,此后进入了持续8年的日中战争。……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件,日本也不例外。”

——日本2001年版历史教科书

材料五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在重庆首倡世界反法西斯各国联合起来,建立统一的军队指挥机构与联合战线共同战斗,直至德日意法西斯完全崩溃为止。在中国政府的斡旋之下,中美英三国联合军事会议在重庆召开,达成了中英美三国联合行动的协议,正式结成三国军队同盟。1941年12月31日,鉴于中国战场的重要地位,罗斯福总统倡议在重庆成立同盟国中国战区司令部,负责指挥中国和越南、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地区盟军作战,重庆成为远东反法西斯战争的统帅部。

——摘编自管维良《从巴都到陪都—简明重庆史》

材料六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都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写出图一中两大对峙集团的名称;图二反映的是二战前夕法西斯集团结成的邪恶轴心,写出其名称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加速这场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3)材料三中的“敌用残酷之炸弹”是指何事?对当时的战争有什么影响?从材料三和材料四中,分别看出日本对这场法西斯战争持什么态度?

(4)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重庆成为与华盛顿、伦敦、莫斯科并驾齐驱的城市,举世瞩目。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重庆地位迅速上升的原因。

(5)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种“凝聚力”在政治上、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1)三国同盟、三国协约。(1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1分) (2)绥靖政策。(1分)慕尼黑阴谋。(1分) (3)事件:美军在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1分)影响:加速二战的结束(或加速日本的投降)。(1分)态度:①日本发动战争是希求自存自卫,是战争的受害者;②日本掩盖事实真相,否认战争罪行。(其他意思相近即可)(2分) (4)原因:①重庆成为远东反法西斯战争的统帅部。②重庆是中国的战时陪都。(2分) (5)政治上: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或国共两党再次合作)。(1分) 军事上:实现全民族抗战(或工农红军该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战有关知识的认识。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期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他们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三国同盟由德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组成。三国协约由俄国、英国和法国组成。两大军事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战前夕德意日三个法西斯集团结成的邪恶轴心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2)本题考查学生对慕尼黑会议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绥靖政策也称姑息政策和“饮鸩止渴”的意思非常接近。绥靖政策是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一政策最积极的推行者是英国、法国、美国等国,1938年9月,在慕尼黑召开了由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达拉第参加的德意英法四国首脑会议,决定把苏台德区“转让”给德国。这就是臭名远扬的“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行顶峰。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战有关知识的掌握。依据所学知识,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加速了二战的结束。从材料三的“帝国所以对美英两国宣战,是希求帝国自存自卫与东亚安全而出现,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本意。”和材料四的“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可以看出日本对法西斯战争的态度是日本发动战争是希求自存自卫,是战争的受害者;日本掩盖事实真相,否认战争罪行。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认识。依据材料五的“中国政府在重庆首倡世界反法西斯各国联合起来,建立统一的军队指挥机构与联合战线共同战斗,直至德日意法西斯完全崩溃为止。在中国政府的斡旋之下,中美英三国联合军事会议在重庆召开,达成了中英美三国联合行动的协议,正式结成三国军队同盟。”可以看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重庆成为远东反法西斯战争的统帅部,是中国的战时陪都,所以重庆地位迅速上升。 (5)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全民族抗战,这是抗日战争的胜利的根本原因,正是这种凝聚力,使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考点定位】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世界的被发现,到现在世界已成为一个共同的地球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四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比重从4.3%提高到10.4%,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全球排名第六位跃居到第二位,年均增速11%……中国平均每年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万个就业岗位。”

——人民网《中国入世十年:改变自己影响世界》报道

材料五 2010年5月1日,游历世界各地150余年,无数次点燃人类文明智慧火花的世博会在中国上海开幕,此次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摘自中学历史教学网

(1)材料一中从“彼此隔绝”到“联系在一起”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蒸汽机引起的欧洲生产的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英国能引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率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它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世界”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我国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指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5)请问上海世博会是在哪一次科技革命的背景下举行的?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说明了各国在充分利用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关注如何解决“地球村”共同面临的哪些问题?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

近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1895年)《纽约时报》

材料二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三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四  “中国从1945年开始就已经崭露头角了……因为到1945年……中国已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因此,到了1945年,中国至少是一个名义上的大国。”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教授柯伟林

材料五  “中国梦”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核心领导力量。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纽约时报》是针对什么事件作上述评论的?

(2)材料二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为什么“黑暗依旧”?

(3)材料三所述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分别指什么?

(4)结合材料四联系所学知识,说说1945年中国能成为“名义上的大国”的主要原因?

(5)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这条道路的起点标志是什么?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至少写出两点)

 

查看答案

在湖南境内,歼灭白崇禧集团主力,为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创造有利条件的是(   

A.常德会战              B.湖南和平解放

C.衡宝战役              D.湘西剿匪

 

查看答案

中日双方代表就日军投降的有关具体问题进行洽谈是在(   

A.常德               B.长沙

C.岳阳               D.芷江

 

查看答案

“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的“公”指的是(   

A.宋教仁                 B.谭嗣同

C.蔡锷                  D.梁启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