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与古代“一带...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与古代“一带一路”开辟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①张骞通西域     ②文成公主入藏       ③玄奘西行  

④鉴真东渡        ⑤郑和下西洋

A.①③            B.②③        

C.①⑤             D.④⑤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带一路”的认识。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汉与西域的通道,有利于汉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在张骞出使西域的基础上,开通的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叫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沟通了中西交通,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对促进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作用;至今仍是中西方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明朝前期,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于1405年——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一路向南,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世纪。②文成公主入藏③玄奘西行④鉴真东渡和“一带一路”的开辟无关,排除。①⑤符合题意,因此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中外交往与冲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年来,我们的党和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同时要求各地公安机关配枪上岗,对涉嫌恐怖主义的行为毫不手软。这样的执政理念和下列思想相符的是( 

A.“仁政”和“法治”                B.“兼爱”和“非攻”

C.“无为而治”和“严刑峻法”        D.“道法自然”和“为政以德

 

查看答案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18世纪现代工业初期,科学知识本身十分贫乏,不宜直接运用于工业过程。……事实上,在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科学进步的最明显特征之一就是发明者中大部分是天才的修补工、自觉的机修工和工程师以及自学成才者。

——摘自《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1870年到1913年间,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密切得多,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新兴工业,诸如电气工业等这些完全是建立在科学发现中首创的工业,其面貌改变当然要比那些早已建立的工业显著得多。

——摘自《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威胁。中国政府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

材料四: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1992年中央决定依靠科技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综合国力。为此,召开了一系列会议,颁布了一系列文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颁布《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技术纲要》,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恢复中国科学院院士称号,成立中国工程院等。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两位符合材料一所述的 “天才的修补工、自觉的机修工和工程师以及自学成才者”。

(2)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材料二所述事件中的两项交通工具。

(3)材料三的声明说明中国在核武器方面的什么立场?哪一事件最早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胜利地掌握了核技术?

(4)读材料,从世界史角度说明90年代以来我们国家重视科技发展的原因。(1分)

 

查看答案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发展相伴而行,并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请你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参与活动,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341年,秦孝公即位。他愤于“诸侯卑秦,丑莫大焉”,遂下令(求贤令)“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兹依照本法令……所指示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

——《……法令摘录》

材料三: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

——黄安年《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材料四: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知识,指出此时“出奇计强秦”的人物是谁?他通过哪一措施加强了君主的权力?

(2)材料中的“法令”是由哪位统治者颁布的?依据材料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

(3)据材料三,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主要作用。

(4)材料四中邓小平找到的“富国强民的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为引领中国根本转型采取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查看答案

教育引领人寻访灵魂和生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先生(康有为)以为欲任天下只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急迫)于教育。”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谨上溯古制,参考列邦,拟定京师大学暨各省高等学、中学、小学、蒙学章程,候钦定各省,核实兴办,凡名是实非之学堂及庸滥充数之教习,一律从严整顿。

——《清史稿》

材料三:明治政府建立后,把改革和发展教育作为制度设计的重点。1872年,日本参考西方各国的学制,颁布了以教育机会均等思想为基础的《学制》。19世纪80年代,日本对教育制度进行全面改革,企图通过普及初等教育使国民养成效忠于国家的观念,通过高等教育和实业(职业)教育培养经济和科技等各类专业人才,这既保证国民对国家的忠诚,又使日本成为一个近代化国家。

——摘编自陈时见《中日近代教育改革比较》

材料四

满分5 manfen5.com

(1)“百日维新”期间发布的哪些法令体现了材料一中康有为的思想。

(2)材料二中建立起“高等学、中学、小学”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出自哪一文件的规定?

(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4)材料四图中可以看出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状况如何?通过材料分析促使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什么?

(5)综合以上探究,请你为当前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一条建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