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工业化是推动现代化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学者认为,在“...

工业化是推动现代化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学者认为,在“近代中国,经济的转型主要表现在传统经济结构逐渐瓦解,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无到有的形成和发展。近代社会转型最主要地表现在使传统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过渡的工业化过程中。”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二: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中,轻重工业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当时重工业的大部分,仍旧控制在帝国主义资本手中。中国民族工业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它多半集中在沿海的通商口岸,特别是集中在上海、天津等少数大城市。这种情况,就使民族工业脱离了自己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依赖。中国民族工业不能和封建势力割断联系。例如棉纺织业,当时创建纱厂的资本家中,有很多就是军阀官僚和地主,只有少数才是真正由工业资本不断积累起来的。

——摘编自沙健孙主编《中国共产党史稿第一卷》

材料三: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成就分布图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四: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以往我们都是对其高度评价。但从生态环境的视角来考察,工业革命也造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环境污染。后经过长期不懈的环境治理,才改变了环境污染的状况。在世界范围内,英国形成了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从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到今天的生态典范,英国留给了值得人们深思的很多经验和教训。这对正处在工业化的当下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阅读材料一,结合鸦片战争后到辛亥革命前这段历史背景,说说推动近代中国经济向“工业化”转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特点和一五计划时期新中国工业的特点有何不同。

3)结合所学,举一例说明材料四中“工业革命也造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环境污染”的观点。并谈谈你对工业化的认识。

 

(1)因素:传统经济结构逐渐瓦解;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或近代工业)的发展;洋务运动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实业救国”思潮(或张謇等爱国实业家的推动);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任意两点2分) (2)近代:轻重工业的发展极不平衡,以轻工业为主,几乎没有重工业;工业分布不平衡,集中在沿海、沿江城市;对帝国主义有依赖性,与封建势力联系密切。(任意两点2分) 一五计划时期:以重工业为主,我国过去没有的一些工业部门(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和高级合金钢企业)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工业布局有所改善,(形成了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基本形成,上海和沿海其他城市的工业基础大为加强,内地也开始建成一批新的工业企业);得到了苏联大力支持;发展速度快;(任意两点2分) (3)举例:工业革命中改良型蒸汽机广泛应用,煤炭的开采和使用量大增,导致了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1分)认识:工业化是增强国家实力的重要途径。在工业化的同时,要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政治稳定和国家独立是工业化开展的基础与前提。(任意一点即可)(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分析材料一的“近代中国,经济的转型主要表现在传统经济结构逐渐瓦解,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无到有的形成和发展。近代社会转型最主要地表现在使传统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过渡的工业化过程中。”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总结出推动近代中国经济向“工业化”转型的主要因素有:传统经济结构逐渐瓦解;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产生了一批近代企业,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张謇等爱国实业家的推动;外国资本主义的不断入侵;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等。 (2)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分析材料二的“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中,轻重工业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当时重工业的大部分,仍旧控制在帝国主义资本手中。中国民族工业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它多半集中在沿海的通商口岸。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依赖。中国民族工业不能和封建势力割断联系。”,可以总结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特点是:轻重工业的发展极不平衡,以轻工业为主,几乎没有重工业;工业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城市;中国民族工业对帝国主义有依赖性,与封建势力联系密切。观察材料三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成就分布图” 可以总结出一五计划时期新中国工业的特点是:以重工业为主,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工业布局有所改善,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基本形成,内地也开始建成一批新的工业企业;得到了苏联大力支持;工业发展速度快等。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的认识。瓦特改良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它的广泛使用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改良蒸汽机被广泛地应用在工厂成为几乎所有机器的动力,使煤炭的开采和使用量大增,导致了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对工业化的认识是:工业化是增强国家实力的重要途径。但在工业化的同时,一定要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政治稳定和国家独立是工业化开展的基础与前提,这样才能促进国家的工业化发展。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蒸汽时代”的到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9年11月,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发表报告称,二战后构建的国家体系,到2025年将变得“难以辨认”,美国霸权不受挑战的“单极时刻”行将终结,一个多级的世界体系正在形成。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  

A.联合国地位的提高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D.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国力衰退

 

查看答案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团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这一法令说明(  

A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

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D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加强。为顺应这一趋势,中国实行的重大战略是(  

A开始推行改革开放政策          B积极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积极参与世贸组织各项活动

 

查看答案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下列属于这一规定出台背景的是 (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

C.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已普遍实行     D.经济体制改革全面从农村转向城市

 

查看答案

(原创)对于现在的中日钓鱼岛争端,有专家评论说:“面对中国的崛起,日本的危机感剧增。日本想借钓鱼岛问题联合美国发动对中国的战争,以第三次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这位专家眼中的日本“第一次和第二次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应该是指(  

①甲午中日战争结束了洋务运动;

②逼迫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形成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局面;

③参加八国联军侵华,使戊戌变法彻底失败;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全面侵华战争

A.①②             B.①

C.②③            D.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