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以台湾为依托,把海南岛和金门、马祖作为两...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以台湾为依托,把海南岛和金门、马祖作为两翼……准备“反攻大陆”,蒋介石提出国民党的政治目标是“反共抗战,复国建国”,他们的如意算盘是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国共关系七十年》

材料二   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决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

——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报告

材料三   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两者所体现出的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方法有所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2从材料三可以看出,邓小平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是什么?其前提是什么?

3材料三中邓小平提出的构想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得到了怎样的成功运用?

 

(1)材料一中蒋介石坚持反共立场,准备反攻大陆。材料二中周恩来主张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因为两者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2)“一国两制”,一个中国。 (3)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得到了成功运用。 【解析】 试题分析: 第(1)问,此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分析材料一的“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以台湾为依托,把海南岛和金门、马祖作为两翼……准备‘反攻大陆’。”,可以看出蒋介石坚持反共立场,准备反攻大陆。分析材料二的“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决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可以看出周恩来主张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因为蒋介石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周恩来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两者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所以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方法不同。 第(2)问,分析材料三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可以看出邓小平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是“一国两制”。但运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分别于1997年、1999年顺利回归祖国。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海峡两岸的交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1966—1968年我国经济状况统计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

(1)这是文化大革命我国经济状况数据统计,你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2文化大革”期间                  反革命集团先后被粉碎,请指出当时人民群众和干部对他们进行强烈抵制和抗争的两史实。

3)概述文化大革命给我国文化教育事业造成严重破坏的史实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雨坎坷,逐渐走向成熟。在革命和建设的不断探索中,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提示语

会议名称

开天辟地,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胜利在望,争取抗日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正确分析,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拨乱反正,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查看答案

“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单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 

A.建立的原因                B.建立的目的

C.发展的过程                D.发挥的作用

 

查看答案

图是某历史老师上课时给同学们展示的复习提纲。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专题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建国后农村政策的新变化   

B.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D.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成就

 

查看答案

初二历史兴趣组做一个学习课题,收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同学们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国有企业改革

C.对外开放的窗口                            D.撤销人民公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