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关于“文艺复兴”和“百家争...

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关于“文艺复兴”和“百家争鸣”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         ②都促进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③都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         ④都是在社会生产力推动下出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为了在争霸中取胜,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土地的人,变成农民。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这时,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14世纪前后,地中海区域是欧洲贸易最繁荣的地区。当时,意大利兴起了很多城市国家。这些城市商业发达,手工工场也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发展工商业富裕起来,开始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非常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以人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从而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 ,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这就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据上所述,①②④是共同点,故选C。 考点: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人教课标版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封建社会历时两千多年,以下哪次变革曾颁布法令: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建立县制……,推动了本国封建制度的确立?(    )

A.商鞅变法                     B.秦始皇改制

C.汉武帝罢黜百家               D.孝文帝改革

 

查看答案

科技改变命运,也推动着历史的进程。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操作,不但实现了人类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而且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由传统的农业文明时代跨入工业文明时代。

材料二   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有新建的工厂都使用电动机为动力。1907年德国使用电动机的企业有7.1万家,1909年美国有24.3万台电动机装备工厂,工业用电动机在20世纪最初10年内猛增了584%。

材料三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四:1870---1913 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国别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其他

1870年

23.3℅

13.2℅

31.8℅

10℅

21.7℅

1913年

35.8℅

15.7℅

14℅

6℅

28.5℅

 

 

 

 

材料五:1913年各国殖民地面积位次表

国别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位次

1

4

5

2

 

 

 

材料六: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的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                                                   ——德国外长1899年12月的一次演说

请回答:

(1)哪一发明成果的推广使用实现了材料一中“机器生产代替手工操作”?在这一次工业革命中,人类进入到什么时代?(2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电力的应用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根据所学知识举例与电有关的哪些发明的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面貌?(2分)

(3)比较材料三中图片,图二的交通工具与图一相比,采用了什么动力机器?利用这个动力机器,当时人们还发明了什么交通工具?(2分)

(4)根据材料四,二十世纪初哪两国的发展速度最快?(1分)

(5)分析判断材料五和材料六,其中“任何人”“他人”又是指的哪些国家? (1分)

 

查看答案

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回顾两次世界大战,它即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引起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大军事集团示意图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在那场战争中,苏联军民的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慨,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胡锦涛讲话

材料三:    爱因斯坦在二战后期表示: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和遗憾。他甚至懊悔当初从事科研,“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两大军事集团?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的提到“世界反法斯西战争”,标志着世界反法斯西联盟最终形成的标志是什么?(1分)

(3)材料二中胡锦涛认为苏联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请你写出苏联在这场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哪场重要战役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分)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核武器研制成功的理论基础是什么?(1分)

(5)时光飞逝,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伤痛让全世界至今都不能遗忘。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1分)

 

查看答案

历史上,日本曾经向东、西方一些强国学习先进文化,然后进行消化进化,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7分)

(1)19世纪中期的日本内外交困,他通过哪一次改革由强变弱?改革使日本走上了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2分)

(2)20世纪30年代,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与德国和意大利结成了什么联盟?(1分)

(3)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得益于哪个国家的帮助与扶持?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原因?(至少写出两点,一点一分)(3分)

(4)日本的崛起对当今中国有何借鉴意义?(1分)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位同学绘制的两个国家的年代尺,读后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

(1)根据图示内容,材料一反映了哪个国家的历史?(1分)

(2)随着材料一中1922年《九国公约》的签署,当时世界形成了什么世界格局?(1分)

(3)材料二中1921年苏俄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它具有哪些“新”的特点?(1分)

(4)由于这位同学的对知识点的遗忘,请你将帮助他完成年代尺,材料一中①处1933年美国为解决经济危机实行了什么政策?这项政策具有什么特点?(2分)

(5)材料二中②处,这个国家为应对上面美国1949年形成的北约而形成了另外一个什么组织?这两个组织的形成,世界形成了什么世界格局?(2分)

(6)除了利用年代尺学习历史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学习历史?(1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