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6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6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通西域以后,西域地区的葡萄、核桃、胡萝卜等传播到中原地区,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从此以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为此西汉政府专门设置机构总管西域事务。

材料二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   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1)依据材料一,汉武帝时期为通西域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西汉政府设置的总管西域事务的机构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什么积极作用?(2分)

(3)依据材料三,请举出2项清朝政府为加强对西藏的统治而采取的措施。(2分)

 

(1)张骞;西域都护。 (2)孝文帝改革;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 (3)册封“达赖”;册封“班禅”;设驻藏大臣。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张骞通西域及汉朝和西域的关系。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访问西域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张骞通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西域的天马、汗血马等良种马,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植物,乐器和歌舞,开始传入中原。后来,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本题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和意义。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迁都洛阳,实行一系列“汉化”政策:用(讲/写)汉语(禁用鲜卑语),穿汉服,改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仿汉制(管制、律令),学汉礼,尊崇儒孔,以孝治国,尊老养老。材料中图片是“北魏着汉服的文官俑”可知是措施中的“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的结果;材料中表格表头可知,这是改革措施中的改汉姓,即把鲜卑姓氏改为汉族姓氏。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进程,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丰富和发展了中原文化。 (3)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对西藏的管辖。清入关后,西藏的佛教首领达赖五世,亲自入京朝贺。顺治帝隆重接见,并修建西黄寺供他居住,还正式赐予他“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1727年(雍正时),清政府开始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能力大大增强了。这些机构的设置,加强了对西藏和新疆的管辖,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也有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考点: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这种联合自强之路在20世纪90年代表现为

A.成立欧洲联盟          B.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成立国际联盟          D.加入华沙条约组

 

查看答案

1922年,美、英、日、中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此条约的最大受惠者是

A中国       B.美国       C.日本       D.英国

 

查看答案

发明创造改变人们的生活。下面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发明创造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材料中的“社会变革”不包括

A“废藩置县”             B.解放农奴

C.提倡“文明开化”         D.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查看答案

目前我国对外开放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2001年我国对外开放进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批准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C上海浦东地区成为开放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