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自战国到中唐,中国经济的重心一直在北方。但随着历史的演进,北方的重心地位逐渐丧失...

自战国到中唐,中国经济的重心一直在北方。但随着历史的演进,北方的重心地位逐渐丧失,终于在南宋让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经济的重心完成了由北方向南方的转移。下列关于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B.民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浯

C.广州、泉州都有发达的造船业

D.长安是当时最大的商业城市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宋代时,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农业方面,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浯。手工业方面,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都有发达的造船业。商业方面,商业都市很多,最大的是东京和临安;城市布局打破了市、坊界限。长安在陕西,是北方城市,另南宋时,陕西不在南宋疆域里。故选D。 考点: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神话中的“神农氏”,是农业的始祖。他“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除神话传说外,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表明,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其中,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查看答案

几乎在中国洋务运动进行的同一时期,有个亚洲邻国也在进行有关国家发展的重大变革,即

A、农奴制改革         B、大化改新         C、南北战争             D、明治维新

 

查看答案

2012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授权新华社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料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九个中央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经历了多次重要变革,在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查看答案

美国南北战争中,初步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的是

A、南北战争的胜利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人权宣言》                  D、《宅地法》

 

查看答案

鹭岛卅载沧桑变,海峡西岸谱新篇。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庆祝大会于2011年12月26日上午在厦门隆重举行,回顾了30年来厦门发生的重要变化,为将来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以下城市不属于经济特区的是

A.深圳             B.汕头              C.福州               D.珠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