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1940年,针对德军的轰炸,英国首相...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1940年,针对德军的轰炸,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

材料二: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美国国会发表如下演说:“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不论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战胜这次预谋的入侵,美国人民都将以自己正义的力量去赢得绝对的胜利。”

材料三: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联合国家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丘吉尔针对德军的军事行动表明了什么态度?(2分)

(2)材料二中“1941年12月7日”发生的事件是什么?(2分)它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何影响(4分)?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世界人民的共同敌人是什么(2分)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属于什么性质?(2分)

(5)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3分)

 

(1)与德国法西斯斗争到底的决心。 (2)日本偷袭珍珠港 使二战规模扩展到最大。 (3)法西斯国家 (4)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5)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反对霸权主义、增强自身的综合国力。 【解析】 试题分析:(1)材料一中,丘吉尔针对德军的军事行动表明了与德国法西斯斗争到底的决心。 (2)材料二中“1941年12月7日”发生的事件是日本偷袭珍珠港,它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使二战规模扩展到最大。 (3)《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反映了当时世界人民的共同敌人是法西斯国家。 (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主题,要和平,不要战争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更是亚洲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二战的教训,使日本人民反对战争,渴望和平;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作用在加强;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制约了霸权主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使各国联系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列林肯1858—1862年的言论:(13分)

材料一: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材料二: 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

(1)材料1中的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分别是指什么经济形式?(4分)

(2)材料1和材料2反映了林肯的什么主张?(2分)

(3)在美国内战中,林肯为实现上述主张,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4分)

(4)林肯上述主张的实现有何积极意义?(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材料二:毛泽东指出: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1)材料一中《凡尔赛和约》出自哪次会议?这次会议是惩罚哪个国家?(4分)

(2)材料二中的“局面”是哪个条约造成的?华盛顿会议受益最大的是哪个国家?(4分)

(3)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什么体系?(2分)

 

查看答案

打破以往世界各地相互孤立和隔绝局面,把世界各个地区连成一个整体的历史事件是

A、基督教的创立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的开辟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查看答案

在资产阶级革命中,被送上断头台的封建君主是

A、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            B、詹姆士二世、查理二世

C、路易十六、查理二世              D、查理一世、路易十六

 

查看答案

被誉为“南美解放者”的是

A、章西女王     B、玻利瓦尔     C、圣马丁    D、伊达尔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