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西晋人口内迁分布图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是西晋人口内迁分布图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请回答:

(1)材料一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什么具体改革措施?(4分)

(3)魏主的改革有何影响?(2分)

(4)孝文帝改革给我们什么启迪?(2分)

 

(1)、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发展(2分) (2)、孝文帝 改革姓氏或者改汉姓(4分) (3)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 (2分) (4)、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凡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愿望的改革,都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分析图片,可以看出,黄河流域的人口大量前往长江流域。北方人口的大量南下,不但为南方补充了大量的劳动人手,而且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盒经验,是本来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的江南地区迅速发展起来。 (2)结合所学可知,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北魏的孝文帝拓跋宏,顺应历史潮流,主动采取措施,进行改革。“魏主”指的就是孝文帝。分析材料,“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由此可以看出,材料涉及的是改汉姓这一内容。 (3)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的影响。结合所学,孝文帝的改革使落后的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到了先进的中原文化,是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同时,中原文化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4)孝文帝改革学习的是先进的中原文化,有利于民族的融合和社会的进步。所以符合国情的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凡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愿望的改革,都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学习先进的技术文化,才能使我们的国家不断发展进步。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拓展了汉王朝的视野,引发了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各国相互贸易的强烈愿望,促成了西汉政府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营。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有史记载以来的第一次中外交流,史称“张骞凿空”。

材料二:西汉政府在今天的轮台正式设立西域都护府,统领西域各国,以确保丝路的畅通。西域都护府的建立迫使匈奴打消了称霸西域的雄心,这标志着西汉政府已经对西域各国开始了有效的统治。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找出,张骞出使西域为什么被成为“张骞凿空”?(2分)

(3)以上材料中的哪一史实最能说明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分)

(4)请写出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并说明丝绸之路为什么被称为文化交流之路?(4分)

 

查看答案

江南经济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下列各项与江南经济开发无直接关系(  

A、孝文帝改革                            B、北方人口南迁

C、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入南方                D、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

下列对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比较,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B、战后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

C、这两次战役间隔了近两个世纪

D、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骄傲使人失败

 

查看答案

在“三国历史故事会”活动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历史故事。下列哪个故事所反映的史实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

A.单刀赴会                            B.七擒孟获

C.赤壁之战                           D.空城计

 

查看答案

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区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强烈的地震灾害。请问,在三国时期这一带  地区主要属于下列那一政权管辖     )

A.魏          B.蜀           C.吴           D.西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