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715

材料二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重庆谈判的老照片                     内战时期全国经济状况图表

(设战前工农业产量为100%

材料三  今天,两岸同胞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共同利益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两岸关系展现出和平发展的光明前景。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海峡论坛大会上的讲话(2009519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华民族怎样才能“挽救祖国的危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国共合作的重要作用。(4分)

2)根据材料二中的老照片,指出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的代表是谁。(2分)

3)综上所述,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1)民族内部团结一致,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1分)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为洗雪近代中国的耻辱,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1分,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可同等给分,但总分不超过1分。) (2)蒋介石、毛泽东(2分); (3)国共双方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共同发展;打内战,会损害中华民族的利益等(1分,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可同等给分,但总分不超过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意义。根据材料一可知,中华民族要“挽救祖国的危亡”就必须民族内部团结一致,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为洗雪近代中国的耻辱,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2)本题考查的是重庆谈判。材料二中的老照片反映的就是重庆谈判的国共双方代表,左边的是蒋介石,右边的是毛泽东。 (3)本题考查的是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影响。“内战时期全国经济状况图表”说明了国共内战造成了工农业产量的大幅度下降。材料三说明了新时期两岸同胞往来之频繁,两岸关系展现出和平发展的光明前景。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打内战,只会损害中华民族的利益;国共双方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共同发展,等等。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全面内战的爆发·重庆谈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中国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

——改编自华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写出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历史事件。(2分)

2)洋务派在福州创办的军事工业是什么?(2分)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而,说说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查看答案

中华民国建立后,明令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而以先生、君或官职相称。此外,各政党团体内部一般称“同志”。对妇女则根据年龄、身份的不同分别称夫人、士、小姐等。这种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什么新观念?(   )

A.平等观念        B.民主观念      

C.自由观念        D.等级观念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史上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甲午战争以后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抗战胜利以后

 

查看答案

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和哪次战役直接相关?(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查看答案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大江             

C.挺进大西南                  D.会师大西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