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我国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始建于什么朝代?(2分)当时统治者在中央和地方各采...

我国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始建于什么朝代?(2分)当时统治者在中央和地方各采取了什么措施?(6分)

 

①秦朝 ②中央: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地方:推行郡县制,郡下设县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秦朝统一后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及巩固统一的措施的内容。 第一问,主要考查秦朝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相关史实,由已学知识可知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由此分析便可得出正确答案。 第二问,本问主要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解题时注意分为中央与地方,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下设县。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秦王扫六合”·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巩固统治的措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所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数千年来,这种和谐理念经过长期的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造就了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请回答:

①材料中的“仁”的含义是指什么?(1分)

②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哪两种“和谐”?(2分)

③和谐,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请举例两位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除孔子以外)及他们关于和谐的观点。(4分)

 

查看答案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 

———《史记》

材料二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筐天下。

———《论语》

材料三   春秋无义战。

———孟子

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分析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分)

(2)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三谈谈你如何看待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4分)

 

查看答案

秦始皇的下列措施,就其历史作用而言应该否定的是

A.推行郡县制    B.统一货币、度量衡

C.焚书坑儒      D.修筑万里长城

 

查看答案

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在于

①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  ②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④有利于发挥秦始皇个人的权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