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丞相李斯曰:“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

阅读下列材料

丞相李斯曰:“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占卜、种植之书。”帝曰:“可。”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所说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该事件发生在何时?(2分)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哪些书可以不烧?(4分)

(3)材料中的“帝”是指谁?(2分)

灌溉、防洪。“旱则引水浸润,雨则堵塞水门”;:“水旱从人,不知饥馑。”(6分)

 

(1)焚书坑儒事件。(2分)秦朝。(2分) (2)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可以不烧。(4分) (3)“帝”指秦始皇。(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相关内容,由材料中关键词句“丞相李斯所不去者,医药、占卜、种植之书。”并联系所学知识判断出此事件是秦朝的焚书坑儒。秦始皇主持的焚书坑儒事件当然发生在统一全国的秦朝。 (2)本题考查的也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相关内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书籍一律烧掉。 (3)本题考查的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相关内容,从文字材料可知,这是帝与李斯的对话,对话内容都是有关焚书的内容,有焚书的原因,焚书的范围,民间能留下书的种类,联系所学知识内容,可以判断此帝一定是秦始皇。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二:《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被“车裂”而死。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变法?(2分)该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哪一诸侯国?(2分)

(2)从材料二可知,变法遭到守旧贵族的强烈反对。请根据材料一指出,变法的哪一项内容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2分)

(3)这次变法是否取得了成功?请你说出理由(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灌溉三都,开稻田,于是蜀野千里,好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堵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县志》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所说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个著名的水利工程?(2分)该水利工程建于何地?(2分)

(2)材料中所说的水利工程由何人主持修建?(2分)修建于何时?(2分)

(3)根据材料归纳该水利工程的作用。(6分)

 

查看答案

 

 

 

查看答案

 

 

 

查看答案

西汉的建立者是

A.刘邦        B.项羽         C.陈胜          D.吴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