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分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

材料分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请回答:

(1)红军长征原因是什么?(2分)

(2)结合这首诗说说红军长征途中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4分)

(3)长征期间召开的什么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分)

(4)“三军”具体是指红军的哪几支队伍?(3分)

(5)有哪些长征精神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5分)

 

(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 (3)遵义会议 (4)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5)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奋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 【解析】 试题分析:(1)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过程的重大挫折,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过程,高考对其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⑴红军长征的原因,根本原因:“左倾”错误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②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③重要原因: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2)艰难险阻:由材料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可以知道当时红军面临着自然条件的恶劣环境,其艰难险阻主要是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 (3)遵义会议的最重要意义在于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注意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使党和红军进入了抗日的前沿阵地,为后来抗日战争和整个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4)1934年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红一方面军被迫长征,一路遭受重大损失。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又称中央红军,与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并称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之一。1936年10月9日和10月22日,红一方面军先后与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会师,长征结束。 (5)长征精神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精神力量。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红军不怕远征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结合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侵华战争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说明中国是怎样从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9分)这一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生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   )

A.歌颂祖国    B.抗日救亡   C.追求理想   D.抨击时弊

 

查看答案

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后,日军向北平、天津发动大规模进攻,为国捐躯的将领是(  )

A.吉星文、金振中      B.吉星文、佟麟阁

C.金振中、赵登禹      D.佟麟阁、赵登禹

 

查看答案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七七事变

 

查看答案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派出与国民党在西安谈判的代表是(   )

A.王若飞                    B.董必武                    C.刘少奇          D.周恩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