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6分)2013年,新中国的年轮将刻上第六十四圈,一个甲子的岁月既有风风雨雨,也...

(6分)2013年,新中国的年轮将刻上第六十四圈,一个甲子的岁月既有风风雨雨,也有辉煌灿烂。有的学者曾将六十多年的历史分成两段,“前三十年收获的是民心,后三十年收获的是美元(发展经济)”。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充分论述和高度评价了“前三十年”对当代中国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具有奠基意义的两件大事:一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二是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材料二  上世纪80年代初,齐鲁大地开始“包干到户,包产到户”。少数群众惋惜地说,“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但是更多的人坚信:“大包干就是好,大锅饭就是不怎么样。”

材料三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524

20370

10230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1)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取得了哪些“收获民心”的重大成就?(举出两例) (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上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实行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大包干就是好”?(2分)

(3)材料三反映出,1978年后,尤其是在1002年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这应得益于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这两次会议在经济方面分别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2分)

 

(1)进行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建立起我国社会主义的工业体系。进行三大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等等(符合时间段和史实即可)(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为该体制从根本上克服了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体制的弊端,打破了农业生产经营和生产上的“大锅饭”,极大地调动了八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3)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本题考查的中国的改革开放后 的经济建设,(1)注意题目中的时间限制,然后出时间段内的经济建设正确的政策即可(2)考查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其意义(3)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四大的内容,,根据课本即可答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8分)鸦片战争后80年,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同时,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阅读下列年代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你用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形成的?(3分)

(2)依据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请分别写出图片A、B、D所反映的重大历史运动名称(3分)

(3)为实现革命理想,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什么革命组织?他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查看答案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在一次演讲中说:“……中国没有等待,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这表明当今世界(   )

A.美国已经成为次要国家           B.“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被打破

C.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D.美苏争霸将长期存在

 

查看答案

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的政治经济模式,有人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看,成绩是辉煌的,但是从社会的全面发展角度来说,它是不成功的。该模式是指(   )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罗斯福新政        D.马歇尔计划

 

查看答案

“绥靖主义者在玩喂鳄鱼的危险游戏——可预计最后鳄鱼也会把他给吃了。”这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二战”前对绥靖政策的评价。下列事件验证了丘吉尔推断的是(   )

A.苏台德区被割占     B.法国战败投降     C.苏德战争爆发     D.日本偷袭珍珠港

 

查看答案

世界经济经历了由区域性交流到全球化发展的过程。请你完成有关问题。

【中国经济引领世界】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到明朝前期的郑和下西洋,我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请回答:

(1)_______________(历史事件)后,汉朝和西域、西亚地区的交往频繁,丝绸之路开辟。(1分)宋朝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了加强管理的贸易机构叫___________。(1分)元朝时,中外交往频繁,意大利旅行家____________的著作描述了元朝________(首都)的繁荣景象,引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住。(2分)

【世界经济日益密切】

材料二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大国崛起》

(2)材料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从18世纪60年代起,先后到来的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两次工业革命中,助推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分别是什么?(2分)

(3)20世纪50-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持续繁荣,尤其是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发展迅速。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欧洲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3分)

【全球经济成为一体】

材料三  今天,我们一起享受着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欧洲人用着韩国制造的手机,日本人喝着美国生产的可口可乐,中国人开着日本品牌的汽车……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4)根据材料概括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1分)及促进这种趋势的因素。(3分)为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这一趋势,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1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