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05年,宋辽双方订立和议: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05年,宋辽双方订立和议: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

材料二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1)材料一,二说明两宋时期我国政权并立,和和战战。请说出这一时期三个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名称。(6分)

(2)材料一所说的“和议”在历史上称什么?(2分)宋朝还向哪些政权纳过“岁币”?(4分)

(3)最能说明材料二这句话的战役是哪次?(2分)

(4)在那战战和和的年代,你认为是战好还是和好?(2分)为什么?(2分)

 

(1)契丹族——契丹国(辽国) 党项族——西夏(大夏国) 女真族——金国。(6分) (2)澶渊之盟;(2分)西夏,金。(4分) (3)郾城之战。(2分) (4)和好;(2分)因为和平有利于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利于我国多民族的统一。(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所学知道可知,辽(907-1125) 建国于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7年(一说947年)改国号为辽,983夏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北宋,它于公元960年由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到公元1127年政权南迁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北宋;西夏是指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于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 (2)议和是指辽宋之间签订了“澶渊之盟”。宋真宗时,辽大举攻宋,一直打到澶州城下,宰相寇准力劝黄帝亲征、宋真宗抵达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宋给西夏和金岁币。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郾城之战是宋金战争的一次著名战役。史载此役宋朝岳飞所率岳家军以少胜多,予以金军沉重打击。 (4)我国自古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平统一是主流的,平有利于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利于我国多民族的统一。 考点:本题考查宋辽民族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 如下图所示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贞观之风一朝重振”

材料三: 上(唐宪宗)顾谓宰臣曰:“朕读《玄宗实录》,见开元初,锐意求理,至十六年已后,稍似懈倦,开元末又不及中年,何也?”崔群对曰:“玄宗少历民间,身经顿难(不得志),顾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延页)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乐,渐远瑞士,而近小人。”   ——《旧唐书·宪宗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人物是谁?(3分)

(2)他统治时期采取哪些措施体现了“贞观之风”的重振?(4分)同时出现了什么局面?(3分)

(3)假如你是唐宪宗,你听了崔群的一番分析后,你应该怎样做?(3分)

 

查看答案

请阅读有关中国古代江南开发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西汉《史记》

材料二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材料三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江苏)又为东南根本,语曰: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集》

(1)材料一表明西汉时期江南地区人口稀少、物资贫乏。那么材料二中说明我国江南地区到南朝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2)阅读材料三,你能得到哪些信息?(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不同时期我国南北方的人口数量及所占比例情况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万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万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

19.8%

998

80.2%

唐代

392

43.2%

515

56.8%

北宋

1122

62.9%

662

37.1%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根基、基础)。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宋史》

问题一:分析材料一,西汉至唐朝时期,我国的统治中心在哪一地区?(1分)

问题二:唐朝时,我国商业繁荣,大城市数量多,其中哪一个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国际性的大都市?(1分)此城市在布局方面有何特点?(1分)

问题三:阅读材料一、材料二,我国经济重心在宋朝时有何变化?(1分)请简单分析发生此变化的原因。(2分)

问题四:宋朝经济繁荣,请列举两个例子进行说明.(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我国灿烂辉煌的文明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

材料一、唐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唐朝密切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联系,巩固和促进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的发展。

问题一: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轻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体现了唐太宗什么样的民族政策?(1分)

问题二:唐朝时的吐蕃人是现在哪一民族的祖先?(1分)请列举一个唐朝与吐蕃之间友好关系的例子。(1分)

材料二、辽宋夏金时期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也是民族关系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时代;

问题三:小明在学习完课本内容后,制作了一个图表,请你帮他完成(请在空格上填写相应内容)(6分)

政权

建立民族

建立者

北宋

 

 

契丹

 

 

党项

元昊

 

阿骨打

蒙古族

 

 

问题四:辽宋夏金时期民族政权并立,请列举与北宋、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各一个). (2分)

问题五:“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元朝时,开始形成了哪一新的民族?(1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依然有着很多借鉴的地方。

步骤一:走进隋唐时期历史,了解社会和谐。

问题一:社会发展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2分)

问题二: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对相处融洽的君臣。(2分)

问题三:对外交往促进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的两个典型事例。(2分)

问题四:社会制度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创的一个有利于选拔人才的制度。(1分)

步骤二:反思隋唐时期历史,认识不和谐对社会的危害。

问题五:明兴昏亡,古代统治者的政策不同导致结果也不同,请写出一个因暴政而导致亡国的君主。(1分)

问题六:请写出一个因贪图享乐而导致唐朝衰落的君主。(1分)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问题七:综上所述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