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一届政协制定并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

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一届政协制定并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比较完善的宪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要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精神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化大革命最大的冤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5.粉碎“四人帮”后的1978年开展的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增设的经济特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

7.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是_____________,1992年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

8.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了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1987年中共十三大邓小平阐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论。

9.________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地方政府的谈判代表是___________________。

10.两弹元勋是___________________,县委书记的楷模是___________________。

 

1.《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彭德怀  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 3.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 4.刘少奇冤案  一场内乱 5.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6.深圳  海南省 7.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1951  阿沛·阿旺晋美 10.邓稼先  焦裕禄 【解析】 试题分析:1.一届政协制定并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共同纲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比较完善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彭德怀,我们要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精神是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精神。 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形式是公私合营,政策是赎买政策。 4.文化大革命最大的冤案是刘少奇冤案,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是一场内乱。 5.粉碎“四人帮”后的1978年开展的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人们得出的结论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6.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深圳,后来增设的经济特区是海南省。 7.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2年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7年中共十三大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9.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地方政府的谈判代表是阿沛·阿旺晋美。 10.两弹元勋是邓稼先,县委书记的楷模是焦裕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重大历史史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的理论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查看答案

流行语往往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流行语是一个时代的烙印。下列流行语哪一组是反映改革开放时代的?

A.“公私合营”“改造”                    B.“一大二公”“大炼钢铁”

C.“走资派”“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D.“大包干”“招商引资”

 

查看答案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开幕式中说,30年前,在邓小平同志倡导和带领下,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胡锦涛主席所说的“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的标志是

A.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

B.中国在“文化大革命”后恢复并进行第一次高考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经济特区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他们要求“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设立经济特区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扩大企业自主权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查看答案

下图是20世纪70年代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下列对这一契约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人民公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农民渴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

C.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

D.农民家庭收入很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