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韩非子》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指东南方向)。”《鬼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韩非子》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指东南方向)。”《鬼谷子》称:“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指迷失方向)也。”

材料二:北宋时期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完成(1)~(2)题:

(1)根据材料一可以推断出司南最晚发明于什么时期?

(2)从材料看司南和指南针的功能是什么?

 

(1)司南最晚应该出现在战国时期。 (2)司南和指南针的作用是指示方向和辨别方向。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史实的识记。第(1)问从材料一《韩非子》、《鬼谷子》中关于司南的记载,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第二子目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中的内容:“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利用天然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了指南工具——司南。”可以推断出司南最晚发明于战国时期。第(2)问从材料一中“以端朝夕”“不惑”,材料二中“观指南针”,可以看出司南和指南针的功能是指示方向和辨别方向。 考点: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已经制成了能指示方向的仪器,叫做“_______”。_______时,指南针经_______人传到欧洲。北宋时期,平民_______发明活字印刷术。我国_______就发明了火药,到了宋代加以改进,开始广泛运用于_______。在元代由于棉纺织技术的发达,棉布逐渐取代_______成为广大民众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1)~(4)题。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请指出(1)上图是佛经《_______》的一部分。

(2)它是世界上现存_______有_______的雕版印刷品。

(3)它出现在我国的_______朝,表明这一时期我国的_______已经比较发达。

(4)这种印刷术有什么缺点和不方便?它后来被哪种方法所替代?

 

查看答案

北宋时候出现了我国四大发明中的(  )

A.造纸术和火药

B.火药和指南针

C.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和造纸术

 

查看答案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时期的(  )

A.罗盘针                               B.磁针

C.司南                                 D.指南针

 

查看答案

与中国指南针和火药传入欧洲有关的是(  )

A.西域人                               B.伊朗人

C.印度人                               D.阿拉伯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