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率团访问大陆,他在《答谢胡锦涛辞》中说:“诚如总书记刚才所讲,今天的聚会时国民党和共产党六十年来头一次,也是在两岸的情况之下和党见面交换意见高层次的一次,难能可贵。”

(1)连战访问大陆的第一站是南京,拜谒了中山陵。请问:中山陵是为了纪念谁而修建的?(1分)

(2)材料中“六十年”前国共两党最高层次的见面是指什么事件?当时国共双方领导人分别是谁?(3分)

(3)在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请问:国共两党第一次、第二次合作的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4分)

 

(1)孙中山。 (2)重庆谈判; 蒋介石和毛泽东。 (3)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 抗战期间,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共同抗日,随着抗日战争结束,国共关系再度破裂。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中山陵” 可知,中山陵是指中华民国国父、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 (2)2005年的60年前,是指1945年,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举行重庆谈判,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事”。双方还签订了“双十协定”。 (3)国共第一次合作是北伐战争时期,为了消灭军阀割据,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1937年日本发动对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国共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发生内战,国共关系再次破裂。 考点:本题考查国共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解放前,东北地区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

材料二:“沈阳日军行动,可作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

---蒋介石

(1)东北人民“苦难十四年”开始与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东北人民 “苦难十四年”开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3)日本帝国主义曾疯狂侵略中国。写出你知道的“十四年”间日本侵略中国的其他历史事实两件。(2分)

(4)至今日本“右翼分子”仍然歪曲历史,美化其侵略战争。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2分)

 

查看答案

日本投降后,重庆有一个灯谜,谜面是“日本无条件宣告投降的原因”,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

①是屈原(原子弹);

②是苏(苏联)武。对此,正确的认识 应当是

A.以上两个谜底不正确

B.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它准确反映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C.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作用

D.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华民族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所起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中共七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在抗战胜利后召开的会议。

②通过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④它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中共制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日矛盾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多数国民党将领要求与共产党合作

C.国共矛盾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国共两党的矛盾已经解决

 

查看答案

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史实

①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②西安事变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民族矛盾上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