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列表述,符合下图名画作者的是( )。 A.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B.他的作品代表...

下列表述,符合下图名画作者的是(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B.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

C.他是历史上罕见的多才多艺的文化巨

D.他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人物的认识,从图片看这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根据所学知识,A项是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B项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的是莎士比亚的作品, D项是培根提出的思想,本题选C。 考点: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仍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但国家最高权力却掌握在国会手中,这种政治制度主要得益于英国历史上的法律文件 ( )

A.《宅地法》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商法典》

 

查看答案

有人说西欧之所以能成为当今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就是因为在15—19世   纪该地区最早出现了许多影响世界进程的大事。这些大事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锻炼了人们  勇于 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同时又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下列不属于这一事件的是(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美国独立战争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不仅结束了中国传统的封建君主旧制度,而且带来了现代的共和民主新制度;也开辟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新纪元。

不管你支持还是反对辛亥革命,它已经发生了,并且已经造成了推翻清政府、终结中国的君主制度的事实。辛亥革命后尽管出现反复,但它确立的共和、民主和富强的发展方向没有改变,也不可逆转。

历史发展到20世纪初年,清政府已经成为一切矛盾的焦点,它的垮台已经不可避免,因为它对外丧权辱国,对内专制、腐败,国家贫穷,民生困楚,社会矛盾激化,已经没有能力自救。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以康有为为首的海外立宪派、以张謇为首的国内立宪派从不同的角度掀起反清情绪,造成各种反清力量的聚会,促使清政府走上绝路,最后在辛亥革 命的冲击下垮如,这是不争的事实。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确立的共和民主政制未能延续,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立不起来,就此而论,辛亥革命是失败了的革命,这是为什么?原因有多种,但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孙中山的局限,也不能简单地归罪于革命党人的软弱。原因很复杂,有革命党人的主观原因,但从客观上考察,民初中国出现反复,也是历史的必然。

民初的中国,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旧势力在新与旧的较量中,虽然一时得势,但是我们不能由此就否定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实现复兴中华、富强中国所做出的贡献。以孙 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选择的共和、民主、富强的中国发展道路,以及建设一个民有、民治、民享,实现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的社会的方向,则从 来也没有改变过,而且也不可逆转。

——摘编自《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4期)中的《“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笔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辛亥革命开辟的发展道路不可逆转的观点。

(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结合所学知识和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1933牟6月16日,罗斯福签署了重要的反危机法案,该法案包括三方面内容:一 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材料二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 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运营,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运营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罗斯福新政是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探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 式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材料一中所说的“反危机法案”具体指什么?(1分)据材料一概括该法案的核心内容。

(2)材料二中的“不应消灭”、“改进和补充”分别指什么?(2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的经济理论”给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带来什么影响?(3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18世纪中叶起,英国从私人圈地进入国会圈地时期……1760年开始的乔治三世 在位时期,国会颁布圈地法令达3 000个以上,从1760年到1815年共圈占农民土地600多万英亩。十八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在英国展开,从1801年到1851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发生巨大变化,1801年,农业人口占39%、工业人口占3l%、服务业人口占35%,到1851年,农业、工业、服务业人口分别占25%、45%、39%。

材料二 没有什么在表达工业时代的恶果时比罗伯特·杜瓦斯诺摄于1956年的《断掌工业》相片更令人震惊的了。早期的工业社会已变成疯狂的食人机器,浓烟蔽日的工厂和血淋淋的断指,是对19世纪兴起的所谓“人类的进步”最为直接的控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01~1851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简要说明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地评价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历史影响。(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