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谈到中国的民族工业时说四个人不能忘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谈到中国的民族工业时说四个人不能忘记:讲重工业勿忘张之洞;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讲到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讲到交通运输业,不能忘记卢作孚。

(1)毛泽东说“讲重工业勿忘张之洞”,是因为他创办了什么企业?这类企业的创办对中国的民族工业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2)毛泽东说“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是因为他创办了什么企业?他的企业的兴旺和破产都和世界历史上什么事件密切相关?(2分)

(3)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对你有什么启示?写出一条即可。(1分)

 

(1) 汉阳铁厂,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 大生纱厂  第一次世界大战。 (3) 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不能真正发展起来的;②要发展民族经济,首先要赢得民族独立③和平稳定的环境是发展经济的保障④没有民族经济振兴,就不能实现完全真正的民族独立。⑤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振兴民族工业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张之洞是洋务运动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创办汉阳铁厂,洋务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他提出并践行“实业救国”的道路创办了大生纱厂。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使中国纺织工业有了发展的良好机会,给大生纱厂带来了“黄金时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又一次在中国大量倾销棉花和棉织品,纱厂的产品被迫削价销售,收不抵支,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 (3)本题主观性较强,可是从社会大环境等方面去思考。如平稳定的环境是发展经济的保障;要发展民族经济,首先要赢得民族独立等等。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师德水平和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中共十八大的报告

(2)隋唐时期的考试制度也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写出该制度的名称。(1分)

(3)教育近代化起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

(4)今天的北京大学最初叫什么名字?

 

查看答案

近年来,央视播出的《复兴之路》,反映了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请阅读以下解说词,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广东省孙中山研究会会长 张磊)我想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孙中山与时俱进的结果,他找到了真正的朋友,找到了国内真正的盟友,也看到了革命的基础是农民和工人。

(1)能够证明材料一说法的史实是什么?(1分)

材料二:大革命失败了,经过艰苦探索,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2)材料二中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指的是?(1分)

材料三:共产党多次向国民党表达了合作抗日的诚意,……尽了最大的努力,最后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3)为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共产党做出了什么样的努力?(1分)

材料四:对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蒋介石自己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共产党打败了我们,不是共产党有三头六臂,是我们腐败无能,自己的弱点击败了自己。

(4)你认为除了材料四中的原因外,还有哪些因素促成共产党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至少两个方面)(2分)

 

查看答案

“强国先强民,强民先强魂”。伴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强烈的冲击,近代中国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潮流,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源阐述《海国图志》的创作目的为:“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1)材料一反映出魏源的什么思想? 这种思想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哪一运动?该运动中我国近代海军起步,试举一例说明(3分)

(2)材料二反映出哪一运动的什么主张?(3分)

(3)20世纪初,在中国还有什么事件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试举一例加以说明。(2分)

(4)中国近代仁人志士们寻找的济世良方有共同之处,请说出一个共同点。(1分)

(5)举出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而发起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一例。(1分)

 

查看答案

(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间题。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剌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国门,结束了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中第三次失败是最为耻辱的,这次是败在近邻的手下……

一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诺《全球通史》

(1)中国近代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的原因很多,但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而言,你认为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2)材料中说“其中第三次失败是最为耻辱的,这次是败在近邻的手下”,这位近邻是哪国?该国在经历了哪一改革之后强大起来并对外侵略扩张?这次失败给中国带来怎样的耻辱?( 3分)

(3)第三次灾难之后让哪些中国人有所惊醒?之后他们采取什么行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2分)

 

查看答案

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判断不正确的是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中国是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C.当今世界,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演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