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衣食住行等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了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在1925年的上海,不可...

衣食住行等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了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在1925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社会生活场景是

A.报童在街上叫卖                        B.汽车在马路上穿梭

C.人们用手机相互问候                    D.西装革履的男子在吃西餐

 

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在1925年的上海,人们不可能用机相互问候,因为当时的联系方式主要以信件和固定电话为主,手机是21世纪的产物。故选C项。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生活的变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融入情景,探究问题。(18分)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纪念大会上,胡锦涛指出:“中国共产党85周年的历史,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又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这次会议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了全面部署。九年级某班在老师的指导下,全班同学围绕“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发展进程”这一学习主题,分四组通过搜集、整理、分析资料进行探究活动。

(1)第一组: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诞生,这一时期党在探索民主革命道路过程中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5分)

(2)第二组:新中国成立后,在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过程中走了哪些弯路?从中得出哪些启示?(5分)

(3)第三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次伟大转折是指什么?各有什么重大影响?(4分)

(4)第四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二、三代领导集体分别形成了哪些重大理论成果?(4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20世纪是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100年,在这100年中,中国人民醒过来了,站起来了,富起来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为使中国人民“醒过来”,1894—1912年间孙中山做了哪些努力?(6分)

(2)为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总结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开创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简述这一条革命道路开辟的背景、内容及对我们的启示。(6分)

(3)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是谁?为使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在他的支持下,中国农村进行了怎样的改革?有何意义?(5分)

 

查看答案

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想象南昌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情景。

(1)请你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介绍两个事件的背景、意义。

(2)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

(3)谈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在哪一领域取得的新成就

A.计算机网络领域                        B.空间技术

C.生物工程技术                          D.新能源技术

 

查看答案

根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2007年10月3日通过的《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共同文件,朝鲜同意对现有核设施进行以弃核为目标的去功能化,并在2007年12月31日前对全部核计划进行完整、准确的申报。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目标是“以和平方式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这说明

A.朝核问题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每一个国家都有义务维护和平与发展

C.当今世界不存在战争

D.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