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

材料一: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瓜果经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这条道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材料二:2005年晋江市政府对全市饮用水水源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自来水以外的一切水源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不能直接饮用。这说明晋江市在这几年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付出了水土遭受破坏的沉重代价。在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在古代东西方交往的陆路大交通线上,曾经繁荣一时的楼兰古国就是由于长期以来对水土的破坏才神秘地消失在沙漠中的。

阅读上述材料后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提到的道路是古代哪条东西交通要道?(2分)

(2)根据材料一,这条道路在古代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2分)

(3) 根据材料二,说一说当前晋江市随着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分)结合我们仙游的情况,说说你对我们仙游存在着哪些因为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环境问题?(列出两点即可。4分)

 

(1)“丝绸之路”。 (2)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3)环境问题;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只要学生结合乡土的现实问题进行答题,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这条道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材料二“在古代东西方交往的陆路大交通线上”可知,这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2)“丝绸之路”作为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通道,汉朝商人、西域使者等人把中国的丝绸等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运往西亚,再转远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所以这条道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3)材料二提到晋江市水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土资源和名胜古迹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概括起来就是该市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关于坏境问题,可以结合我国实施的环境保护政策以及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方面去思考。 考点:本题考查“丝绸之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①在地方,废除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行政机构。

②拆除一切路障,统一车辆形制,规定所有车辆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辆在全国通行无阻。

③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

④规定以秦国货币圆形方孔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货币。

⑤征发大批人力修繕和增补燕、赵、秦三国北边的旧长城,将其连为一体。

⑥下令史官烧掉秦国以外各国的史书;派人追查背后议论者,以诽谤罪活埋了400多人。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9∽72页

阅读上述材料后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的是谁?(2分)

(2)依据材料一,指出“秦王”的主要贡献是什么?(3分)

(3)根据材料二,概括“秦王”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6分)这些措施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项?为什么?(4分)

 

查看答案

以下各小题均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订正

1.甲骨文是指刻写在青铜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对研究商朝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错误

理由

老师:“不少历史知识都用到‘最早’二字,你知道的有哪些?”

2.小明:“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北京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我国最早的国家是夏朝。”

错误

理由

3.张三按《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方法给他的父亲服用“麻沸散”减轻了病痛。

错误

理由

4.小华来到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对商朝创业史做了全面调查。

错误

理由

5.小蔡从《齐民要术》一书中了解了南北朝时期泉州地区农、林等生产技术的状况。

错误

理由

 

查看答案

《汉书》中记述“    始开西域之迹”(   )。

A.霍去病           B.班超             C.卫青             D.张骞

 

查看答案

全球各地现有孔庙1300余座。若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可以查阅(   )。

A.《道德经》        B.《论语》          C.《庄子》          D.《韩非子》

 

查看答案

下列组合有错的一项是(   )。

A.蔡伦——“蔡侯纸”                    B.张衡——地动仪

C.张仲景——“五禽戏”                  D.王羲之——《兰亭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