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2分)中央电视台政论片《复兴之路》,为我们展现了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

(12分)中央电视台政论片《复兴之路》,为我们展现了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苦的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阅读下列解说词,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生的共和国仅用了半年时间就使全国物价基本稳定,……农村则继续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先后共使3亿多农民无偿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

材料二: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变革,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场社会变革……由此开始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了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材料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1)材料一中“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依据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哪一文件进行的?(1分)此次改革的历史意义?(2分)

(2)材料二中“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哪三个方面?(1分)为什么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场社会变革”? (2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做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2分)中国农民是怎样“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1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分)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巩固了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获得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3分) (2)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分) 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2分) (3)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2分)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解析】材料一中“土地制度的改革”是土地改革,是依据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巩固了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获得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材料二中“社会主义改造”指三大改造,包括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之所以说三大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场社会变革”,因为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做出的伟大决策是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如图,西藏是祖国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仔细阅读下列有关西藏问题的材料,回答问题: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一:1951年5月23日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和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1)材料一反映了那一历史事件?(2分)当时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中的首席代表是谁?(1分)

(2)这一事件有何意义?(2分)

材料二:西藏自治区乃东县人大代表索朗顿珠说:“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我家和西藏百万农奴一样翻身得解放,享有充分的政治经济权利。……克松村现有202户、1700人,每户都盖了新房,每两户就有一部手扶拖拉机,全村还有100台小型收割机、播种机、脱粒机等机器设备,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3)索朗顿珠所说“民主改革”使西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4)材料二反映的现象是中央人民政府实行了什么政策的体现?(2分)藏民“享有充分的政治经济权利”是我国实施的哪一制度得以保障的?(2分)

 

查看答案

“你好,台湾”网站登录乐许多信息,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信息:

①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②江泽民提出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③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④汪辜会谈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④②    D.④①②③

 

查看答案

《财富》杂志曾于1995年语言“香港将死”,但几年之后它的编辑却称香港为“活力之都”;2006年澳门也被评为亚洲“最具经济发展潜力城市”。这充分证明

A.求同存异方针的成功    

B.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D.“一国两制”英明正确

 

查看答案

对联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下列对联中不能反映社会现实的是

A.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C.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D.南海吹来改革风 ,九天降下开放雨

 

查看答案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打倒一切”、“造反有理”、“停产闹革命”等口号出现在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