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售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了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
(1)在碘酸钾中钾与碘的元素质量比为_____。
(2)在100g碘酸钾含碘元素的质量为_____g。
在饭店的餐桌上,经常使用“固体酒精”块为燃料给食品加热,出于好奇,同学们对其成分进行了研究。
(查阅资料)(1)该固体酒精块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2)氯化钙、氯化钡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1)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1)按图一进行实验,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此结论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2)取图二实验中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写出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分析实验并结合资料得出氢氧化钠已变质。
(3)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探究(如图三)。
方案 |
|
|
现象 | 溶液变红 | 产生_____ |
结论 | 清液中有氢氧化钠 | 清液中有 碳酸钠 |
图三 |
①甲组取图二烧杯中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按图三探究,填写图三中空白。
②乙组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_____。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经讨论一致认为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反思交流)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
(拓展应用)要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小明选择了适量的氯化钙溶液,请你判断,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
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问题。
(1)仪器 a 的名称是_____。
(2)上述三个实验中,水对实验仪器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是_____(填字母)。
(3)A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收集该气体除了用排水法,还可以用_____(填“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
(4)B 实验中红磷必须过量的原因是_____。
(5)C 实验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回答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和设计的问题。
(1)稀释浓硫酸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
(2)向图所示烧杯中,加入适量的_____(填字母), 可能引燃铜片上的白磷。
A 氢氧化钠固体 B 硝酸铵固体 C 氯化钠固体
(3)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过程中,涉及到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粗盐放在天平左盘的纸上称量
B 粗盐溶解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 蒸发时,在恰好蒸干时停止加热
D 过滤时漏斗下端尖嘴处紧靠烧杯内壁
下图中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F是一种黑色粉末,E是密度最小的气体,D是一种常见的液体,A与C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图中用“”或“”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用“”或”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单向或双向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为_____。
(2)F与少量B溶液反应的现象是_____。
(3)B生成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图1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_ (填“甲”或“乙”)。
(2)某同学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三种溶液,在A、B、C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 向C中再加入25g 甲,充分搅拌,恢复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结果精确到0.1%)。
(3)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__乙(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