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黄铜(铜锌合金)因性能优良,被广泛用于制作钱币、饰品和生产中,铜的质量分数在59...

黄铜(铜锌合金)因性能优良,被广泛用于制作钱币、饰品和生产中,铜的质量分数在59%~65%之间的黄铜性能优良。兴趣小组为了解某黄铜螺母的材料性能进行如下实验:取多个黄铜螺母放入烧杯中,另取 80g 稀硫酸,分四次等质量加入,每次均充分反应,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稀硫酸的用量/g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20.0

17.4

m

13.5

 

 

1m=             。所取黄铜螺母中铜的质量为                 g

2)请通过计算说明该黄铜螺母的材料性能是否优良?

3)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4)分析实验数据,在下图坐标中画出加入 80g 稀硫酸过程中相应的曲线图(纵坐标为自行设定物质的质量;并标出曲线中必要的数据)。

 

(1)14.8;13.5;(2)性能优良;(3)19.6%;(4)或或 【解析】 (1)第一次实验中,加入20g稀硫酸,此时剩余20.0g的固体。第二次实验中,再加入20g稀硫酸,此时固体剩余17.4g,被消耗了2.6g,则说明第一次实验中锌有剩余,且每20g稀硫酸就会消耗2.6g的锌。则第三次实验中加入稀硫酸,固体剩余质量应为17.4g-2.6g=14.8g。第四次实验中加入稀硫酸后,固体剩余13.5g,消耗了固体14.8g-13.5g=1.3g,则说明第三次实验结束后,合金中只剩下了1.3g的锌,则可以分析出第四次实验中硫酸过量,前三次实验中锌是过量的。剩余固体即为铜锌合金中不反应的铜的质量。故答案为:14.8、13.5; (2)根据第二次固体减少了2.6g可知第一次也是减少2.6g,所以初始状态下,样品质量为20.0g+2.6g=22.6g。则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0%≈59.7%,介于59%-65%之间,所以性能优良。故答案为:性能优良; (3)若要计算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则应该选择硫酸没有过量的一组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否则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只能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无法计算出未反应的质量。则可以选择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的数据。根据(2)的分析可知,实验初始状态下合金的质量为22.6g,第一次加入20g稀硫酸后,合金剩余20g,则消耗的锌的质量为2.6g。 设20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解得x=3.92g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4)若纵坐标为Cu的质量,则铜在反应过程中质量不变,则可以分析出图像为:。 若纵轴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则最后消耗的锌的质量为22.6g-13.5g=9.1g,则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共计消耗硫酸的质量为z,则 解得y=0.28g,z=13.72g。则共计消耗硫酸的质量为:13.72g÷19.6%=70g,共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8g,则可以分析出图像为:。 若纵轴表示固体剩余的质量,则可以分析出,初始状态下,合金的总质量为22.6g,反应结束后,固体剩余13.5g,则可以分析出图像为:。 故答案为:或或(答案合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1)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图为纯碱和其他五位物质伙伴跳起锅庄舞,该图反映了纯碱的性质、制取和转化,其中 C 物质常用作食品干燥剂(“—”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反应,“→”表示物质之间可以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①A物质能与其他五位物质伙伴反应是因为它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芒硝(Na2SO4·10H2O)资源极为丰富,总保有储量 105 亿吨,居世界首位。但芒硝利用价值低、市场容量小,开发新的利用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工业上开发了一种成本低、利用率高的芒硝和NH4HCO3复分解法制纯碱的简单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

精制芒硝液与NH4HCO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温度控制在35~4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小珠同学学了金属活动性顺序以后,想用实验证明金属钠比镁活泼。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将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小心投入到盛有 MgCl2 溶液的小烧杯里,发现金属钠浮在液面四处游动发生剧烈反应,有气体产生,同时有白色沉淀向溶液底部沉降。为了进一步探究的需要,小珠同学重复上述实验几次,将充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得固体A 和滤液B

(查阅资料)金属钠能与水反应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②MgCl2 溶液呈弱酸性。

(分析与思考)小珠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和查阅资料完成了以下填空。请你完整填写:

1)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所属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2)取 A 加入过量稀盐酸,A 全部溶解,无气泡产生,则A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滤液B 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MgCl2

猜想三:NaClNaOH

猜想四:NaClMgCl2NaOH

小珠同学认为猜想________________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 1

取少量滤液 B 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振荡,观察现象。

溶液__________

猜想三不成立

 

实验 2

取少量滤液B于试管中,滴加适量____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__________成立

 

(结论)金属钠不能将位于它后面的金属从该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因此,不能用金属钠与盐溶液反应的实验来证明金属钠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拓展)将钠与 MgCl2 固体隔绝空气加热到熔融状态时,钠可以从 MgCl2 中置换出镁, 由此可判断金属钠比金属镁活泼。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并完成相关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


 

1A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C 瓶收集一瓶氧气:打开弹簧夹K2K3 关闭K1K4;要想在 C 瓶中顺利收集满氧气,还必须要做的一个操作是_______________。用 C 瓶收集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向上排空气法             ②向下排空气法

3C 瓶收集满氧气后,打开弹簧夹K1K4,关闭K2K3,其中打开K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 C 瓶中并把活塞塞紧,待红磷熄灭,C 瓶冷却后,打开K3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2 CO 气体还原氧化铁,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现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


 

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字母)。

A

B

C

D

甲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通玻 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地位。

1)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两者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其原因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_____________不同。其中石墨可做电极是利用其良好的_____________性。

2)二氧化碳是当今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我国科学家已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 CO2 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这既可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该微观反应过程中出现了_________种氧化物。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和乙反应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查看答案

化学研究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对生活质量的提高及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

1中国高铁已是国家的新外交名片,其车身主要采用的镍铬奥氏体不锈钢制成的,这种不锈钢属于__________(填字母)。

A 复合材料    B 金属材料    C 有机合成材料

如图为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铬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_,其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2)华为手机,中国。智能手机芯片的核心材料是硅。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 X 的数值为__________。硅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图_________(填字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3)电动汽车,低碳环保,真正实现了节能减排,备受人们青睐。电动汽车在进行铅酸电池充电时,发生的反应为2PbSO4+ 2H2OPb + 2H2SO4+M,则M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