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造纸的一般工序。下列工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斩...

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造纸的一般工序。下列工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斩竹漂塘 B.煮楻足火

C.汤料入帘 D.覆帘压纸

 

B 【解析】 A、斩竹漂塘,是指砍伐竹子,将竹子浸泡于池塘中,该过程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煮楻足火:是通过燃烧蒸煮,将纤维素表面的果胶、木质素除去,该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汤料入帘:是通过帘将汤汁过滤掉,该过程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覆帘压纸: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石,将水压出,该过程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取含杂质的硫酸镁样品7g (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得到71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请计算:

(I)样品中硫酸镁的质量。

(2)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向盛有一定量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却至室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A和溶液B,并对固体A和溶液B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CaO+H2OCaOH2

_____ (写化学方程式)。

探究活动1:固体A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小雨猜想是CaCO3;小亮猜想是CaCO3CaOH2

小亮猜想含有CaOH2的理由是_____

[实验验证]

(1).小雨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自己的猜想正确。

(2).小亮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振荡,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_____,证明自己的猜想正确。

[反思评价]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小雨的实验不足以确定固体A的成分,理出是_____。结合两位同学的实验,证明了小亮的猜想是正确的,由此确定了固体A的成分。

探究活动Ⅱ: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 Na2CO3

猜想三:NaOH CaOH2

[讨论交流]结合对固体A成分的探究,同学们认为猜想三是正确的,理由是_____

[实验验证]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_____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猜想三正确。

 

查看答案

学校化学兴趣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②_____

2)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发生装置先后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实验室制取氧气,他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代号);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选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选择该装置的依据是_____

4)硫化氢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能容于水的有毒气体,,其水溶液呈酸性称为氢硫酸。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实验过程中产生多余的硫化氢会污染空气,可用_____来吸收。

 

查看答案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A是钠盐,且AD都由三种元素组成,E是红棕色固体,且与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有黑色粉末生成,C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图中“—”表示两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

2)反应①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B物质与E物质反应过程中,B物质具有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一个即可):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物质a的溶解度与物质_____的溶解度相等。

2t3℃时,把80g物质a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t2℃时,将ac的混合溶液(两者均已达到饱和),降温至t1℃,析出的晶体含有ac

B t2℃时将abc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C 从混有少量ba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a,可通过冷却它们的热饱和溶液实现

D t1℃时,欲用a的饱和溶液配制10%a溶液,只需要烧杯、量筒、胶头滴管三种玻璃仪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