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四个氢原子:H4 B.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C. 硫酸根离子:SO4-2 D.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生活中有化学知识,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巴黎圣母院失火,消防队员用水灭火是为了降低可然物的着火点
B.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因为小苏打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
C.误食重金属盐后,就医前可服用蛋清或牛奶自救
D.通常情况下铝制品耐腐蚀,原因是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无色溶液中产生氢氧化铁白色沉淀
B.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铁反应: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粉末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研磨氯化铵与熟石灰粉末:白色固体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下列诗词中只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实验室用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的稀盐酸与足量碳酸钙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请计算:
(1)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
(2)可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分组进行探究CO2的性质实验,他们分别发挥自己的智慧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分组实验)甲组:如图1,向一个收集满CO2气体的软质塑料瓶中倒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_____,从而得出二氧化碳溶于水的结论。随后又向反应后的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从而又得出_____的结论。再将水换成浓NaOH溶液重复实验,发现瓶子变得更瘪,对比之后可得出结论: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乙组:如图2甲所示,用注射器将水压入装满CO2气体并连接有压强传感器的集气瓶中,通过测定瓶内压强变化探究CO2的性质;再将水换成浓NaOH溶液重复实验。两次实验中的压强变化如图2乙所示。
作图2甲实验时,小明先堵住导管,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后活塞回到原位,其目的是:_____。
(交流讨论)乙组同学通过实验得出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你对以下走势做出合理说明。
(1)AB段:_____;
(2)BC段:_____;
(3)乙组同学通过分析加水前后压强几乎不变,于是得出CO2难溶于水的结论。你同意吗?并说明理由:_____。
(4)乙组同学用浓NaOH溶液进行实验时,也证明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实验时压强没有下降到零,原因可能是_____;
(5)甲、乙两组同学都证实了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