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 (2)若...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

2)若实验室要加热KMnO4,制取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与B相比,C作为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如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___(填“c”或 “d)端通入,此时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4)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实验”装置探究CO2的相关反应,先后将针筒内的溶液快速全部推入至充满CO2的三颈烧瓶中,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所示

ab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bc段压强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③导致cd段压强变化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

④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三颈烧瓶内的二氧化碳气体被消耗

b 三颈烧瓶内又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c 三颈烧瓶内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长颈漏斗 AD 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 燃着的木条放在d管口,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已满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反应停止,且加入稀盐酸后,稀盐酸先与未反应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瓶中气体体积无明显变化 向三颈烧瓶中推入盐酸 b 【解析】 (1)仪器b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应选A;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选择的装置组合是:AD;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与B相比,C作为发生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以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为例,将石灰石置于多孔隔板上,打开止水夹,通过长颈漏斗添加稀盐酸,使固液接触,反应发生,产生气体;关闭止水夹,装置内压强增大,将稀盐酸压回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如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c端通入;此时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d端管口,木条熄灭,说明已经集满; (4)①由图可知,ab段压强逐渐减小,原因是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消耗二氧化碳,使装置内压强减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三颈烧瓶中,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完全反应后,反应停止,气体体积不变,瓶中压强不变,且加入稀盐酸后,稀盐酸先与未反应的氢氧化钠反应,无气体生成,瓶中压强也不会明显改变,故bc段压强不变的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反应停止,且加入稀盐酸后,稀盐酸先与未反应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瓶中气体体积无明显变化; ③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待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完全反应后,推入稀盐酸,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有气体生成,压强增大。故导致cd段压强变化的实验操作是:向三颈烧瓶中推入盐酸; ④由③的分析可知,推入稀盐酸后,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有气体生成,压强增大。故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汽车制造过程中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材料,如图所示。

1)用作车门材料的玻璃钢属于__________(填序号)

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2)将镁铝合金与铝片相互刻画,在铝片表面留下明显划痕,说明镁铝合金的硬度___铝的硬度(填“大于”或“小于”)

3)车体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钢铁与_______接触而生锈。

4)汽车电路中的导线大都是铜芯的,这主要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性。将赤铜矿(主要成分Cu2O)和辉铜矿(主要成分Cu2S)混合高温焙烧可得到铜,同时还产生一种可形成酸雨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查看答案

厨房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

1)可以利用厨房中的_______________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2)黄瓜、玉米、牛肉、植物油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__

3)打开汽水瓶塞,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与__________有关。

4)常食用黑木耳、绿叶蔬菜可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铁元素摄入不足可能会引起的疾病是____________

5)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现有含一定量氯化钠的纯碱样品,测得其中钠元素的质量为6.9g,向该样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73g,恰好完全反应。则原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为

A.5.85 B.10.6g C.1.7 D.17.55g

 

查看答案

AgNO3Mg(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和Cu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说法正确的是

A.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B. 滤液中一定有Cu(NO3)2Mg(NO3)2Zn(NO3)2

C. 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Zn D. 滤液中一定无AgNO3,可能有Zn(NO3)2

 

查看答案

T1℃时,将等质量的KNO3KCl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恢复到T1℃,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中加入的固体是KCl

B.将甲、乙中的物质混合,充分搅拌,一定有固体剩余

C.甲中溶液可能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乙中上层清液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D.若将甲、乙的温度从T1℃升高到T2℃,两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