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请结合下列常用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________...

请结合下列常用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10%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需要控制反应速率,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填装置的序号),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________(填写试剂名称),如果用E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端进入(填“b”“c”)。

 

长颈漏斗 C 浓硫酸 c 【解析】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1)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10%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需要控制反应速率,装置C含有分液漏斗,可以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滴加速率,进而控制反应速率,发生装置最好选用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故制取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应选用D装置,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故在该装置中盛放浓硫酸,如果用E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要从长管通入,空气从短管排出,则气体应从c端进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下图, AB是常见的酸,CF属于氧化物,E的水溶液呈黄色,G是食盐的主要成分,转化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试推断:

 

1)物质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反应所属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3)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ABCDE是九年级化学上册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是空气中常见的物质,气体B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缺氧中毒。部分反应物、反应条件或生成物未标出。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试推断:

1A化学式为__________      

2)反应发生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即观察、辨识宏观现象,建立符号、微观和宏观之间的联系。

1)图1表示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循环图。从宏观角度看,图1中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_____________;图1中转化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试写出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

2)图2表示氯和溴元素(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氯原子和溴原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表示溴单质(Br2)与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生成的两种物质均为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反应统称为“C1化学。为了节约煤炭和石油资源,发展以CH4CO2等为原料的“C1化学成为当今化工生产的必然趋势。通常的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中含有H2S等有毒气体,下图为天然气合成氨气(NH3 )的工艺流程:

1)产品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_______

2)该工艺流程中参与循环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

3)工艺流程要求温度控制在500℃、压强为3×107Pa、并用铁做催化剂,其转化率最高,试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从石油中得到的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丁烷(C4H10)、丙烯(C3H6)、丁烯(C4H8)等。某液化石油气可能由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4种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检测其成分,取一定量该气体样品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将生成物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测得浓硫酸增重45g,氢氧化钠溶液增重88g,无剩余气体排出(每步完全吸收)。下列对该液化石油气的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液化石油气中一定含有丁烷 B.该液化石油气可能只由丙烷和丙烯混合而成

C.该液化石油气一定是纯净物 D.该液化石油气不可能同时含有4种气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