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 加热液体

C.滴加液体 D.检查装置气密性

 

C 【解析】 A、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对着手心(防止标签被腐蚀),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试管倾斜,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故A正确; 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所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B正确; C、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位于试管口上方垂直悬空滴加,故C不正确;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D正确。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所示活动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织布 B. 耕田

C. 生火 D. 灌溉

 

查看答案

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加热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1)制取的质量是_____g。

(2)原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

不少家庭养观赏鱼,有时会在鱼缸里放点鱼浮灵,可使水中的含氧量迅速增加,鱼浮灵的化学名称是过氧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化学式2Na2CO3•3H2O2).常温下,过氧碳酸钠易溶于水并迅速放出氧气,能有效地提高水生动物的成活率.

①请设计实验验证鱼浮灵的供氧原理: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_____

_____

过氧碳酸钠易溶于水并迅速放出氧气

 

②为证明鱼浮灵供氧后所得溶液的主要成分,还应补充实验:______

 

查看答案

某学习小组将从空气中制取氮气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们的实验方案:

 A        B          C   

1                          2

方案一:

(1)1中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C的作用是               

方案二:

(2)将空气通过图1AB装置后,收集于图2的广口瓶中,用图2装置代替装置C进行实验。实验中用红磷而不用木炭的原因是                                

(3)此法得到的氮气不纯,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4)在工业上,分离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是利用它们          的不同

 

查看答案

利用图示仪器测量氧气体积,来测定高锰酸钾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步骤如下:

1)检查气密性:连好发生装置后,将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   。如果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就证明装置不漏气。

2)组装装置:连好的装置如图甲,其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在不移动、不调整酒精灯的前提下,需要调节   (选填字母)螺母改正错误。

3)进行实验:采用正确的反应装置和图乙所示的收集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时间过短,会使测量结果不准。

B.反应一段时间,排出反应装置内原有空气再连接乙装置收集气体,会使结果更准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