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如下图为实验室里进行有关反应的实验研究,已知烧杯甲中盛放有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烧...

如下图为实验室里进行有关反应的实验研究,已知烧杯甲中盛放有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烧杯乙中盛放有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将甲、乙烧杯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丙中,发现产生气泡, 并有固体残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烧杯加入稀硫酸后一定有铁和锌剩余

②乙烧杯加入稀硫酸后一定不含氧化铜

③过滤丙中残留物,若溶液为无色,则固体中可能含有四种物质

④过滤丙中残留物,若溶液中含有二种溶质,则溶质一定是 ZnSO4FeSO4

⑤过滤丙中残留物,若溶液中含有三种溶质,则固体中最多含有两种物质

⑥过滤丙中残留物,若溶液中含有四种溶质,则固体中一定只含有一种物质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②④⑥

 

D 【解析】 甲、乙烧杯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丙中,发现产生气泡, 并有固体残留,证明甲中的稀硫酸已经反应完,有固体锌和铁,或者只有铁的剩余,乙中氧化铜已经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铜和硫酸。混合后的固体残留是铜、铁和锌之间的不同配比的物质。 ①将甲、乙烧杯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丙中,发现产生气泡,说明甲烧杯加入稀硫酸后一定有铁剩余,不一定有锌,因为在甲中锌先和稀硫酸反应,有可能已经完全反应。故说法错误。 ②由于甲烧杯中有铁剩余,混合后会产生气泡,说明乙烧杯中有硫酸剩余,一定不含氧化铜,因为两者不能共存,故说法正确。 ③过滤丙中残留物,若溶液为无色,说明只有锌参与了反应,铁没有参与反应,锌把铜置换出来,同时又把剩余的硫酸也反应完了,此时不能确定锌是否有剩余,因此固体中一定有铜,铁,可能含有锌,最多含有三种物质;故说法错误。 ④过滤丙中残留物,若溶液中含有二种溶质,则可能是锌量少时,锌反应完后,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铁把硫酸铜中铜完全置换出来,此时溶质是ZnSO4和FeSO4;固体混合物为铜和铁,故说法正确。 ⑤过滤丙中残留物,若溶液中含有三种溶质,即有ZnSO4、FeSO4和CuSO4;或有ZnSO4、FeSO4和H2SO4;因为锌和铁不能与硫酸铜、硫酸共存,则固体中只含有铜单质,故说法错误。 ⑥过滤丙中残留物,若溶液中含有四种溶质,即有ZnSO4、FeSO4、CuSO4、H2SO4。由于锌和铁不能与硫酸、硫酸铜溶液共存,因此固体中一定只含有一种铜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说法正确的有②④⑥。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烧杯中盛有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共100.0g,向其中慢慢滴加10%NaOH溶液,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 段(不含ab点)对应的溶液中含三种阳离子

B.c 点对应的溶液的质量为 250.2g

C.原混合溶液中硫酸和硫酸铜的质量分别为 9.8g8.0g

D.d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会变红色

 

查看答案

CuNO32受热易分解,一种焰火火药中含CuNO32在燃放时会产生绿色火焰。现已知18.8gCuNO32受热后完全分解生成了固体X9.2gNO21.6gO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体物质X属于氧化物

B.该反应中NO2O2的分子个数比为41

C.该反应的方程式中X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1

D.该反应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

对下列实验(如图)的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甲实验既可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又可说明氨气溶于水显碱性

B.乙实验通过塑料瓶变瘪可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C.丙实验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丁实验通过对比可得出铁生锈的所有条件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钛合金因抗腐蚀性强具有广泛的用途,钛合金不属于金属材料

B.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但去污原理不同

C.测定溶液的 pH 时,需预先用蒸馏水将 pH 试纸润湿

D.冬天关闭门窗在室内烧煤火取暖时,放一盆水在炉火旁可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

B.表示的粒子都是阴离子

C.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但其数目一定不会变化

D.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