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列做法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是( ) A.回收废旧金属 B.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下列做法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是( 

A.回收废旧金属

B.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C.随意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D.实验室废物不经处理随意丢弃

 

A 【解析】 试题A。回收废旧金属,提高废旧金属的利用率,可节约金属资源,故选项符合环保要求;B。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能增大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不符合环保要求;C随意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会造成水体的污染,故错选项不符合环保要求;D。实验室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故错选项不符合环保要求。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制取少量氢氧化铜固体。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

1)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g

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

 

查看答案

同学们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包白色粉末状药品,老师说该药品由氯化钠、碳酸钙、氢氧化钠中的两种组成,同学们对此很好奇,于是对这包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作出猜想)猜想一:_______   猜想二:CaCO3NaOH   猜想三:NaClNaOH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一定量白色粉末于烧杯中,加足量水,搅拌

________

猜想三不成立

2)取少量(1)中所得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氯化铜溶液

________

猜想二不成立

3)另取少量(1)中所得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____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一成立

 

写出步骤(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拓展延伸)如何测定该白色粉末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呢?某同学利用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来测定该白色粉末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利用下列装置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

1)将小烧杯中的所有稀盐酸分几次加入到大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判断白色粉末中碳酸钙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

2)已知反应前的总质量[m(大烧杯+白色粉末)+m(小烧杯+稀盐酸)],要计算生成CO2的质量,至少还需要的数据是____(填序号)。

A m(小烧杯)       B m(大烧杯)       C m(大烧杯+反应后剩余物)

 

查看答案

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与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装置D集满氧气后,集气瓶应_________(填正立倒立)在桌面上。

3)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要控制反应速率,获得平稳气流,则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_____(填序号)装置。小红同学利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______(填“a”“b”)端通入。

4)小伟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2CO气体还原Fe2O3,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现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选用),选用装置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按气体流向从左到右,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乙__________丁。

 

查看答案

矿山废水中含有大量的H2SO4CuSO4,直接排放会影响水体酸碱性,并造成重金属污染。通过处理可以回收金属铜,并使废水pH和重金属离子含量达到排放标准。

已知:步骤Ca(OH)2CuSO4并没有发生反应;CuSO4属于一种常见的重金属盐。

1)步骤I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废水①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

3)加入少量Ca(OH)2可以降低步骤中铁的消耗量,原因是____

4)步骤Ⅲ需加入Na2S才能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由此推测废水③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其中还含有较多的____(填化学式或离子符号);达标废水pH比废水①pH ____(填)。

 

查看答案

广西北部湾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1)食用海鱼、海虾等海鲜可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________(填序号)。

A 糖类    B 蛋白质     C 维生素

2)海水通过蒸馏进行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属于______(填物理化学)变化。

3)从海水中获取粗盐的方法是采用蒸发结晶,而不是降温结晶,理由是_____

4)海水碳储存,可以缓解空气CO2过多的问题,但海水的pH也会逐渐减小。请你解释海洋酸化的原因_____

5)某盐场提纯的NaCl溶液仍混有CaCl2,请用化学方法处理获得NaCl溶液: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