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工业上常将煤洗选加工后用于制备水...

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工业上常将煤洗选加工后用于制备水煤气,其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物质C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C. 该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CO+H2

 

C 【解析】 由图可知,该反应是碳与水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 CO+H2; A.由图可知,物质C是一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选项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选项正确; C.反应前碳为单质,化合价为0价;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化合价为+2,化合价升高;反应前H2O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反应后生成氢气,属于单质,化合价为0,化合价降低;选项错误;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高温CO+H2;选项正确。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

C. 用生成物制得的氨水、氯化铵可用作化肥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2+3H22NH3

 

查看答案

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

B. 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31

D. 生成物丙中碳、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查看答案

下图可表示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个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

A. 该反应前后分子、原子个数都不变 B. 该反应中各物质都为化合物

C.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海域成功试采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用作燃料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中只有甲烷

B.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O2CO2+H2O

D.反应前后的物质均由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

20175月,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的重大突破。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成物分子数之比是124

B. 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

C.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D. 无机物不能转化为有机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