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依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铱元素是金...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依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铱元素是金属元素 B.铱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7

C.铱的化学式Ir2 D.铱元素的相对原质量为192.2

 

C 【解析】 A、铱元素的名称有“金”字旁,是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B、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铱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7,该选项说法正确; C、铱是金属单质,化学式可以用元素符号表示,可以表示为Ir,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了我们生活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A.将校园散落的塑料袋,树叶集中焚烧,保持整洁的环境 B.自带水杯,不用一次性纸杯

C.合成新型洗涤剂减少氮磷排放 D.施用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病虫害

 

查看答案

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小麦磨成粉 B.切开的土豆变色 C.采摘草荷 D.把蒜瓣捣成蒜泥

 

查看答案

现有HClMgCl2的混合溶液共60g,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与加入的10%NaOH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1)与混合溶液中的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克。

2)上述反应中生成的氢氧化镁沉淀的质量______

3)计算反应至C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

 

查看答案

实验室中有一瓶瓶盖长期打开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样品的成分及含量进行探究。

(发现问题)该样品中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①NaOH在空气中易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但不会转化成NaHCO3

BaCl2溶液呈中性,Ba(OH)2是可溶性强碱。

CO2在饱和的NaHCO3溶液中几乎不溶解。

(提出猜想)猜想Ⅰ:NaOH  猜想Ⅱ:Na2CO3   猜想Ⅲ:NaOHNa2CO3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步骤①:样品全部溶解
步骤②:观察到现象A

 

(收集证据)

1)若现象A是有气泡产生,则X溶液为__________,则________(填“猜想Ⅰ”、“猜想Ⅱ”或“猜想Ⅲ”)不成立。

2)若X溶液为BaCl2溶液,现象A是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产生该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测定其pH,当pH________7(填“>”、“<”或“=”),则证明猜想Ⅲ成立。

(定量分析)

确定部分变质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准确称取该样品1.0 g,放入烧瓶内;

②打开活塞,滴加30.0%的稀硫酸至过量,关闭活塞;

③反应结束后,量筒内液体读数为55.0 mL

(已知:室温条件下,CO2的密度约为1.6 g/L)

1B装置集气瓶内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如果用水代替,则所测CO2的体积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计算该固体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

小刚同学在做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时,其配制过程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实验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图示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3)小刚同学要配制8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量取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4)小明在称量氯化钠时把氯化钠和砝码弄反了,则实际称量的氯化钠的质量为(1克以下用游码):_______

5)另一学生用该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为:1.04/cm3)去配制80克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则需要6%NaCl溶液:________克;水:__________ml

6)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