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小明测得碳酸钙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pH为2,取适量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碳...

小明测得碳酸钙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pH2,取适量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测得溶液pH随加入碳酸钠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段处溶液的质量增加

B.AB段产生气泡,BC段产生沉淀

C.BC二点的溶液中的溶质相同

D.CD段溶液显碱性是因为碳酸钠过量

 

C 【解析】 碳酸钙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pH为2,说明稀盐酸过量,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含有CaCl2和HCl,向其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会先与稀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这也是图像AB段发生的反应;B点时盐酸恰好反应完,此时溶液中溶质为CaCl2和NaCl ,BC段发生CaCl2+ Na2CO3= CaCO3+2 NaCl,C点时氯化钙恰好反应完,溶液中只有氯化钠;CD段没有物质与碳酸钠反应,继续加入碳酸钠溶液造成过量。 A. 根据以上分析,AB段发生Na2CO3+2HCl=2NaCl+H2O+CO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增加碳酸钠溶质和溶剂水的质量,同时跑出去气体CO2质量,根据反应方程式,增加的碳酸钠的质量要大于减少的二氧化碳质量(Na2CO3相对分子质量106,大于CO2相对分子质量44),再加上碳酸钠溶液中的溶剂水的质量,AB段处溶液质量会增加,故A不符合题意; B. 根据以上分析,AB段发生Na2CO3+2HCl=2NaCl+H2O+CO2,所以有气泡产生;BC段发生CaCl2+ Na2CO3= CaCO3+2 NaCl,所以有白色沉淀碳酸钙产生,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根据以上分析, B点时碳酸钠与盐酸恰好反应完,此时溶液中溶质为CaCl2和NaCl,C点时碳酸钠与氯化钙恰好反应完,溶液中只有氯化钠,故C选项符合题意; D. CD段没有物质与碳酸钠反应,继续加入碳酸钠溶液造成过量。碳酸钠溶液显碱性,pH增大,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 H2SO4 溶液和 NaOH 溶液

取样,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B

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反应

取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再滴入稀盐酸至溶液变为无色

C

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加入适量的铁粉

D

除去CO中含有的少量CO2

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再通过浓硫酸干燥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

向一定质量的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 g 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质量为m g。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

B. 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C. 取滤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D. 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

 

查看答案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溶液显碱性,则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pH7的溶液呈酸性,则pH7的雨水是酸雨

C.某溶液蒸发10克水分析出晶体,则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复分解反应只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则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查看答案

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的清洁剂的pH=12。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 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NaOH

C.混合使用能提高两者的清洁效果 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

 

查看答案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5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C.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