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淡蓝...

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 【解析】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不符合题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符合题意;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符合题意。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物质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挥发性 B.稳定性 C.导电性 D.溶解性

 

查看答案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聚沙成塔 B.死灰复燃 C.破釜沉舟 D.滴水成冰

 

查看答案

波尔多液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农药,由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而成。某工厂用以下反应:2Cu+O2+2H2SO4═2CuSO4+2H2O来生产硫酸铜,若要制得80kg硫酸铜,求消耗12.25%稀硫酸溶液的质量____

 

查看答案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课外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他们将一只烧杯罩在2支燃着的高低不同的蜡烛上,发现总是高的蜡烛先熄灭,请你随他们一起探究。

[提出问题]为什么高的蜡烛先熄灭?

[猜想假设]猜想1: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2:上部的氧气被消耗。

[实验验证1]为了验证猜想1是否正确,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

现象

结论

将浸有澄清石灰水的滤纸分别放在烧杯的顶部和底部,在滤纸上滴加酚酞溶液,变色后,用烧杯罩住点燃的高低蜡烛,观察高低滤纸褪色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

烧杯上层二氧化碳浓度较高,高蜡烛先熄灭与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有关。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实验分析]小红对小明的结论表示怀疑,她用如图1装置收集一瓶80%二氧化碳与20%氧气的混合气体,最右边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将燃着的短蜡烛自上而下缓慢伸入收集的混合气体瓶中,发现____________,从而证明小明的结论不正确。

[实验验证2]为了验证猜想2,小红利用手持技术实验,用氧气、二氧化碳传感器在烧杯顶部测量烧杯内两支蜡烛从点燃到全部熄灭后,烧杯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如图2所示。剩余氧气浓度15. 65%,二氧化碳浓度1. 898%。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不多,而氧气浓度明显下降。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根据图2中上面一条曲线(装置内氧气浓度)变化分析,在__________( A”“B”“C”或“D )点时蜡烛全部熄灭;请解释曲线AB段、BC段、CD段变化的原因。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些铜制品在空气中久置,表面生成绿色的铜锈(又称铜绿)。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铜生锈的条件和铜锈的成分。

(提出猜想)根据空气的成分推测,铜生锈可能与CO2H2OO2有关。

(进行实验)实验小组同学取直径、长度均相同的铜丝,并打磨光亮。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

编号

实验

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铜丝表面

有绿色物质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解释与结论)

1)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铜生锈与N2无关,其理由是__

2)得出铜生锈一定与O2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_(填编号)。

3)为验证猜想,图中实验⑤中应选取的物质是____

4)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铜生锈的条件是____

5)同学们用如图装置检验铜制品表面的绿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 A中的物质是___,B中的实验现象是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