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未知气体X可能含有CO、CH4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同学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Ⅰ)加热时,CH4能与CuO反应生成一种红色金属单质、能灭火的气体和式量最小的氧化物;
(Ⅱ)20℃时,Ca(OH)2和Ba(OH)2溶解度分别为:0.165g,2.1g
(1)仪器M的名称是_____,CH4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气体X成分的猜想与探究
猜想1:只有CO
猜想2:只有CH4
猜想3:既有CO又有CH4
①实验时,先往装置中通一段时间的N2,再通入气体X后加热,实验中有下列变化:变化1:A中玻璃管内黑色粉末逐渐变红,变化2:B瓶增重。变化3:C中出现浑浊。根据变化_____(填“1”“2”或“3“),可知猜想1不成立。
②根据上述变化仍无法确定气体X的成分,还需要测定_____(填序号),并进行定量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a 实验前A中CuO的质量 b B瓶增重的质量 c C瓶增重的质量
(3)讨论和反思:
C中用Ba(OH)2溶液而不用Ca(OH)2溶液的原因是_____。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請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仪器②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的气体发生装置应选_____(填编号),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结束后,欲从剩余残渣中回收氯化钾,现有以下步骤:①蒸发结晶②过滤③洗涤、烘干④溶解,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填序号);
(3)用盛满水的G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通入;
(4)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CO2气体,选用的装置依次是_____ ( 填编号);
(5)二氧化硫气体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实验室制取SO2气体时需进行尾气处理,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填编号)。
设计实验和数据分析是学习化学重要的能力。
①利用酚酞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合理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同浓度的浓盐酸敞口放置比密封的浓度变小了。_____。
②乙同学取20%的氢氧化钠溶液20.00g,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部分变质,得到18.80g溶液,将变质后溶液加热蒸干,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a,求a的取值范围_____。
已知奥运五环中A、B、C、D、E为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氧化铁、水中的一种,且相连环内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E是常见的溶剂。请回答:
(1)D物质的固体名称_____。
(2)A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
(3)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图1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_ (填“甲”或“乙”)。
(2)某同学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三种溶液,在A、B、C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 向C中再加入25g 甲,充分搅拌,恢复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结果精确到0.1%)。
(3)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__乙(填“<”“=”或“>”)。
在通常状态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可得到氨水。
(1)如图甲所示,AB试管中各有一团用无色酚酞试液湿润过的棉花,实验前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实验时,将少量浓氨水滴在A试管的棉花上,观察到棉花变红,说明氨水呈碱性。再打开止水夹,几秒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说明氨气分子在运动。
(2)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3O2 2N2+6H2O,把图乙中第三个方框补充完整_______。